大湾区 > 推荐关注

核舟记:广州榄雕

发布时间:2020-05-13 15:12:29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陈劲佟 高浅  |  责任编辑:

曾昭鸿作品《中华世纪龙》

榄雕,即橄榄核雕,是以橄榄核为原料进行雕刻的核雕工艺。所采用的乌榄盛产于广东省增城市、普宁市、中山市等地,核大仁小且坚硬,质地紧密,不易开裂,是榄雕的上乘原料,尤其适于雕刻核舟。

榄雕在广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代就已盛行,并达到很高水平。当时的榄雕大多被当作垂挂在衣带、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也有寺院僧人把榄雕船售给香客,以示“普度”之意。到了清代,广州榄雕进入鼎盛时期,雕刻名家辈出,作品成为历年贡品。

清乾隆年间,广州榄雕艺人陈祖章创作了《东坡夜游赤壁》核舟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榄雕作品高仅1.6厘米,长3.4厘米,却刻有苏东坡、书童等七人,桌椅等设备齐全,舟下部还刻有《后赤壁赋》全文,两侧船窗皆可开启,靠的是仅1毫米粗的活雕门轴。清咸丰四年(1854年),新塘榄雕老艺人湛谷生(又名湛菊生)创作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舫》(现藏于增城市博物馆),上有书童于船头扇茶,柁工于船尾掌舵,舱内有桌子,苏东坡等三人据桌而坐,桌上有茶杯三个,船体刻有《赤壁赋》。船两旁有窗八扇,均可开合,被誉为“广东一宝”“雕刻之王”。20世纪30年代,因外国客商来寻找榄雕工艺品,广州榄雕手艺一时兴旺。抗日战争前,广州榄雕从业人员有9人,以艺人陈忠的技艺最为出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榄雕生产逐步萎缩。新中国成立后,榄雕制作逐渐恢复。1955年,广州市工艺美术联社及出口公司组织动员艺人复业。区麟、区琦两兄弟最早恢复和组织生产广州榄核雕刻工艺品,创作出新中国第一批广州榄雕精品。1958年4月,广州市榄核雕刻组成立,同年并入大新象牙厂,成为广州中心城区榄雕生产的中坚力量,先后培养出张永超、罗小梅、王转仪、廖群英等榄雕艺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榄雕工艺呈现良好发展形势。除大新象牙厂榄雕组外,1973年,新塘镇组建了新塘艺雕厂,生产传统榄雕,并开拓海外市场。当时榄雕成品年产量最高时曾达七万多件。80年代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工艺复杂、产值偏低的榄雕生产渐渐萎缩,榄雕组织先后转产,手工艺人转行,技艺处于濒危的状态。

榄雕工艺秉承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总体艺术特色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作品类型一般有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也有多层花舫、通雕蟹笼、撒网渔船、吊链宫灯、花塔等新品种,人物造型精致、惟妙惟肖,体现地方特色。其中,核舟类是其中最具传统意义、最考工艺水平、最精工细致且最具价值的,题材最恒久的即是“东坡游赤壁”,此外还有子洞船、花舫等。

榄雕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一是选料,选择质优色美、形状与作品形象大体相似的原料;二是画样,也称勾样,在榄核上画出作品的样稿;三是锉胚,锉出作品形象的轮廓;四是雕刻,用斜口刻刀、平口锉刀、刮刀等工具,雕刻出作品的轮廓线条、阴阳深浅;五是研磨、抛光,使作品更加光泽温润,与苏州一带的榄雕不同,传统的广州榄雕注重保持橄榄核原本的色调,不着意人工上色。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电脑科技应用高度发达,市场上开始出现电脑制作的榄雕工艺品,“机雕”作品的数量开始超过手工制作的榄雕作品。同时,榄雕还面临着原材料匮乏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土地被大量开发利用,大批橄榄树被砍伐,能结出乌榄大果实的老树近乎绝迹。另外,随着榄核的其他功用被逐渐开发出来,绝大多数橄榄被收购加工,被磨碎入药或流向其他更具有商业价值的领域,导致可以用于雕刻的榄核的数量更加稀少。后继无人也是榄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目前广州仍坚持从事榄雕工艺事业的艺人仅有黄学文、曾昭鸿、伍鸿章等寥寥数人。

资料提供:广东省文史馆“振兴民间艺术,发展文化强省”项目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