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彩人物纹大碗
广彩,又称广彩瓷,全称“广州织金彩瓷”,是岭南工艺五宝——“三雕一彩一绣”之一,以其金碧辉煌、堆金积玉的特点,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广彩以独特的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见证了中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悠长历史,是广东省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与青花、五彩并称为我国三大外销名瓷。
广彩是在素白瓷胎上进行瓷面彩绘后烧制成瓷器的技术工艺,是广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艺,约萌芽于清康熙中晚期。广彩得益于清朝广州“一口通商”的优势,最终发展成为外销瓷,远销欧洲等地。民国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记载道:“清代中叶,海舶云集,商务聚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瓷,运至粤垣,加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南。”自清朝至民国,广彩持续发展,直至抗日战争期间,受战争等因素的冲击停止生产。1956年,广州恢复广彩生产,但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大不如前,外销受挫。近年来,广彩外销基本停滞,从外销转向内销为主。
历史上,广州最早烧制彩瓷的地点,在带河基(路)一带。据老艺人传述,清乾隆戊戌年间,广彩成立了行会组织,称为“灵思堂”。会馆设在今荔湾区毓桂坊毓桂三巷。后来行会又迁往广州河南(现广州海珠区),在龙田东五巷新建一座会馆。而今,广彩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在香港和澳门亦有流传。广彩的烧制主要由广州市织金彩瓷工艺厂、广州市番禺莲花彩瓷实业有限公司以及各级传承人所创办的工作室承担,分布在广州的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及番禺区等地。
广彩瓷烧制技艺包括选瓷、设计、描线、填色、织金、封金斗彩、烧制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独特的要求和技巧。选瓷上,广彩选用的瓷胎要求较高,必须是质地上佳、素白无暇者方可使用。细白瓷胎一般都是从景德镇运来的,还有部分从广东清远、湖南醴陵等地购进。设计上,广彩的图案设计既讲究层次分明,又要求互相呼应,注重构图、题材和色彩的和谐统一,既有“织金开斗方”等中国特色,又有欧洲的“洛可可风格”,两者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广彩构图风格。设计完成后,还需将设计稿转印到其他瓷胎上。制作者通常先用淡墨在瓷胎表面勾画草稿,再用浓墨进行细致的描绘。转印时,将玉叩纸用清水喷湿再吸干水分,然后铺在原来的瓷器上,用手掌拍打纸面,使墨线印在纸上,随后便可用印上稿的玉叩纸拍印到其他瓷胎上。广彩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填色和彩绘。彩绘技法一般采用传统的勾勒平涂,同时,广彩瓷一方面吸收岭南画派的坠粉、渲染、双勾、草虫等技法,另一方面为适应外销需要,也吸收了西洋油画、钢笔画技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彩绘技法体系,发展出如“折色人物”“长行人物”“飞白人物”等人物纹技法以及“挞花头”花卉技法。用色上,广彩以西红、大绿、矾红色为主,兼以黄、蓝、粉红、粉泵等色为辅。题材方面,广彩瓷绘的装饰内容十分广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满地式花卉;富有吉祥意味的花鸟果蔬;带有洛可可风格的折枝卷草;代表欧洲人士身份地位的徽章纹;表现世俗生活的中式或欧式人物纹;仿自欧洲铜版画的动物纹等。
金碧辉煌是广彩的一大特点,主要通过织金技艺实现。织金指把中国锻锦纹样用于彩瓷图案“地”的装饰,并用乳金作为地色。运用织金装饰的广彩作品具有构图严谨、绘工精细、织金满地的特点。封金斗彩,则是在器物的口沿上涂一圈金色,再在器物的把手、纽、耳出画上纹饰或金彩。
烧制是广彩的最后一步。广彩烧制的温度需控制在800℃左右。传统工艺上,炉温控制全凭烧炉师傅的经验,开始时要防止炉内骤冷骤热、受热不均,烧制完成后需及时停止加温,使窑内逐渐降温。一旦炉温控制不当,就有可能出现褪色甚至是瓷器破裂的现象。
广彩的用途可分为欣赏艺术瓷和“饭货”两个大类,分别适应艺术鉴赏和日常使用两种需要。根据用途的不同,广彩器型可分为瓶、尊、瓷板等艺术品形态,以及碗、碟、壶、盅、盘等日用瓷器形态。
广彩行业尊清朝杨快、曹钧为行业始祖,把农历八月初四定为师傅诞。当代广彩瓷烧制技艺代表人物主要有余培锡(已逝)、陈文敏、许恩福、谭广辉、翟慧玲、何丽芬、司徒宁、张兆棠、赵艺明、欧兆祺等。
资料提供:广东省文史馆“振兴民间艺术,发展文化强省”项目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