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木雕代表作《九龙如意》
金箔锻造是通过溶金、拉金、打箔(包括大小锤打和机打)、焗金箔、切金箔等十余道工序将金条锻造成极薄金片的过程。多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装饰、佛像的贴金等。金箔锻造始于南京,佛山金箔锻造技艺是迄今为止广东省传统金箔行业的代表。
金箔制作始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今南京龙潭地区是其发源地。佛山金箔制造业,则始于元末明初,随着大庾岭古道的开通,金箔制作等技艺逐渐南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明中叶以后,金箔业等各类民间手工艺业已成为佛山著名手工艺业。清代佛山的金箔行业达到鼎盛阶段,清雍正二年,佛山祖庙大街就建有金箔行会馆,大小店号30余家,因当时佛山镇及邻乡各种民俗活动频繁,金箔又十分迎合当时岭南人的习俗和审美观念,因此成为当时重要的手工业产品并销往各地。民国初年《佛山忠义乡志·实业志》卷六载:“金箔行,为本乡有名出品,有青、赤二种,由本乡或省城购买足金,隔以乌纸,锤击成箔。销行内地各乡各埠及港澳、石叻、新旧金山,岁出五六十万圆。然自内地起厘税,香港辟商埠,购者多赴港采办。益以金价昂贵,销场日减。大者曰行,约十家;小者曰馆,二十余家。”鸦片战争后金箔行业逐渐衰落,从业人员锐减。1915年,佛山尚有黄允全等13家铺号专事金箔制作。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中,佛山政府于1955年将部分生产金箔、银箔与铜箔等产品的私营及家庭手工业合营为“绉金厂”。十年浩劫期间,金箔被划作封建迷信用品而停止生产和出口,绉金厂也于1969年被撤销,厂里的老手工艺人都转业从事电子行业。1972-1977年,为扩大工艺美术品生产和出口,佛山二轻局重建绉金厂,原转业老艺人被借调回厂,但因市场需求量减少,发展缓慢。1980年,佛山市绉金厂恢复金箔生产,后又因市场替代品的出现,该厂于1981年底再度被撤销,工人转行并入佛山工艺厂。同年,佛山金箔行老铺“昌盛号”的老艺人吴宝光在家乡南海罗村开办了联合金箔厂并经营至今。吴宝光是著名的打金师傅,开设的“昌盛号”金箔老铺曾红极一时,专门为附近乡人的大宗祠做装饰贴金。子承父业的吴深龙18岁开始入厂学习,如今已是佛山金箔锻造技艺的传承人,其孙吴炜全也在不断探索金箔锻造技艺的新出路。
金箔的厚度可与蝉翼相媲美,故这门流传至今的锻造技艺也是独具特色的。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记载:“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八斤重)。”制作金箔的主要方法是锻造,自商代起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全广东省唯剩下佛山罗村联和金箔厂一家,仍然沿用传统技艺和独有配方锻造纯金金箔。佛山金箔锻造从原料到成品金箔,均采用传统手工艺,配方为佛山独创,所需要的配套工具也及其特殊,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操作者的力度和技术有很严格的要求,这样锻造而成的金箔才能达到薄而不破的状态。金箔的锻造过程共有十余道工序,包括黄金配比、化金条、淋帖、拉金条、锤帖、斩帖、沾金链子、打铠纸、烘炉、装硅、烘镓生、打了细、放皮盘、切金箔等。这十四个步骤概括地说来就是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将金块混合适量的银、铜,将混合物倒入坩埚内融化,直到化成金水,然后过滤去掉杂质,把金水倒入铁沟槽中冷却成金条。然后将不规则的金条锤打成一条1.5厘米×16厘米的长方条,淋上水使其冷却定型。接下来将金条放在压缩机里拉成11米的薄金条,再锤打成约11厘米×12厘米的长方形薄金片。再用沙竹刀将金片切成1×1厘米的小方片,包裹进乌金纸中,人工和机器锤打后用炭炉烘干,然后将里面的薄金片转移到大乌金纸上,分成四份再次烘干水分后,再反复锤打至很薄的薄片,此时金箔变得柔软轻薄,这一步是金箔锻造技艺的关键。最后将打好的金箔转移到皮盘上,并用竹刀切成常用的形状。
黄金作为一种延展性极强、性质稳定的贵金属,具有永不变色、抗氧化、耐腐蚀等特性,金箔锻造技艺扩大了金箔的使用范围,适用于木雕、石雕、壁画等艺术品、寺院佛像、金字招牌、以及瓷砖马赛克等任何装饰贴金,同时还可用于制作金箔画、金箔书、金箔邮票等工艺品,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佛山金箔工艺从传入到现在已有近千年历史,一直是佛山传统工艺品的代表产品之一,其传承历史对研究北方中原文化对岭南的影响,以及佛山传统手工业的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作为特殊的工艺,佛山金箔薄如蝉翼,色泽光亮,轻如鸿毛,软似绸缎的特点体现了金箔锻造手艺人高超的技艺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此同时它也体现了佛山历史名镇深厚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佛山人民的心理需求,是研究佛山民间工艺以及岭南民间生活习俗珍贵的实物资料。此外佛山金箔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和美容价值。
佛山金箔家喻户晓,据传承人吴深龙回忆解放前后禅城的福禄街上曾有专门出售金花、金箔等祭祀用品的绒线街,甚至远销东南亚、欧美各国,但随着手工艺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衰弱,金箔锻造也逐渐式微。因金箔具有厚度极小,必须依存于物品等特殊性,使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再加上近几年金价上涨,展示渠道单一,替代品不断增加,难以打开金箔的销售市场。除此之外,金箔锻造的劳动强度大,所处环境状况并不理想,整套工艺繁琐且耗时长,需要极强的耐心和毅力,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要求很高,综上金箔锻造工艺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资料提供:广东省文史馆“振兴民间艺术,发展文化强省”项目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