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漆器髹饰是在充分了解漆的属性后,对所髹饰对象进行上漆涂色处理的一项传统工艺。髹漆要求厚薄均匀、疏密有致、颜色亮净,阳江漆器产品有漆画、漆皮箱、漆皮枕等,造型古朴典雅,具有技艺精湛、色彩绚丽、防潮耐用等优点。
漆皮箱(陈其积作品)
阳江漆器的起源难以考证,不过可从一些实物和史料中得到相关线索。2007年,沉没八百年的“南海Ⅰ号”被成功打捞并发掘出大量花纹清晰可见的漆器碎片,经考证其花纹装饰虽非广产,但由当时墓葬出土的漆器推测,阳江当时已有使用漆器,而阳江漆器的萌芽可能跟其有关。再往上可追溯至隋朝冼夫人时期,《隋书·列女传》中记载的“驷马安车”中的“安车”是用油漆涂饰过的木车,也是文献记载中出现于阳江的大型漆器。另冼夫人将隋朝皇帝赏赐的服装首饰“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其中的“金篋”,专家认为很有可能是早期的描金漆皮箱。目前已有的实物是广州博物馆收藏的阳江南宋墓中出土的“全描金方盒”,此藏品反映当时的漆器制作技艺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阳江漆器有史证明的是乾隆年间林氏家族在南恩路开设的“老义和”漆器厂。因阳江是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补给港,故老义和漆皮箱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闻名海外。相传满载阳江漆皮箱的葡萄牙“圣玛丽号”船沉没后,船上的漆皮箱漂洋过海,被外国人拾得,打开后发现里面的物品竟然完好无损,故而防水耐用的阳江漆器远销国外。在清代,阳江漆器是属于有钱人专用的奢侈品,而在民国时期则进入了全盛。1933年,阳江县长李伯振开办“阳江县立改良漆器传习所”,产销品种增多了日常生活用品。1934年,广东名校两阳中学首次用上“马漆桌椅”,漆器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此时主要的漆器厂除“老义和”外还有“广泰成”,且广州、香港多有分店,从业人员多达一千人。抗战爆发后阳江漆器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漆器从业人员只剩下40多人,后于1958年成立“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简称阳江漆器厂),引进了一系列漆画家和漆艺技术人员,阳江漆器得到发展。80年代后受到流水线代替品的冲击,阳江漆器又陷入低迷,并转向工艺品市场。如今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门传统技艺,2010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阳江漆器种类很多,从质地上分为皮胎、木胎、布胎(漆瓶)、金属胎、塑料胎、瓷胎、和纸胎(漆盒)。漆皮箱、漆皮枕、漆皮盒等皮胎制品成为阳江漆器产品的代表,其特点是质轻坚固、耐用防潮、光亮饱满,广泰成生产的“皮雕金漆盒”于1936年在南洋国际货物赛会上获金奖。因漆器种类多,制作过程有相似之处,故下面以漆皮箱为例,介绍两种皮胎漆器的制作工艺,从中可以一窥这门技艺的精湛水平。
制作漆器所用工具包括:刨(刨平牛皮)、胶刷、小扫(上底漆、面漆)、发刷、牛角刀、钢刀、竹筛、砂纸、方木条、画笔、以及切料机、圈线机等现代工具。材料有大漆或阳江漆(也叫腰果漆,于1976年研制成功)、桐油(充当隔离剂)、颜料(传统红黑色,也有银朱、朱砂、丹红、绛矾、石黄、汉沙黄、钛青蓝、烟煤等)、木料(杉木、樟木等陈年旧料,用时先髹好桐油)、牛皮(做皮箱用里皮,皮枕用外皮)、其他(砖灰、面粉、石膏、磨浆石、砂纸、炭灰、抛光蜡等)。漆皮箱的制作工艺如下:
1. 设计
设计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整个设计分为造型设计、图案设计、工艺设计三个部分,要求具备相应的美术设计基础并熟悉漆器制作的各种流程,才能达到设计和制作的统一。
2. 制胎
制胎是用木头扎作骨架,再按照尺寸裁剪牛皮。以食用生粉和水煮成浆糊,用软刷将浆糊均匀涂抹于裁好的牛皮上,裱上木箱壳,里外各裱一层。装裱完成后,用麻线缝合接口,并用刨磨平表面。
3. 髹漆
髹漆也叫上漆,将生粉和生漆按3:7的比例调成涂抹液,再用软刷涂于皮面,前后三遍,需要充分掌握漆的属性,才能达到涂抹的厚薄一致,涂好后于无尘环境中晾干。晾干后,用刷子再髹几层清漆(底漆),每层干透后再重复上面的办法涂刷三次,由于漆层厚度不一,所需时间长短也不一致。光漆达到相应厚度后,要修整胎体使其保持原形,光漆过程非常关键,漆后胎物也要晾干。晾干后再髹一层面漆,以红黑两色为主,待再次晾干后便可进入下一步骤。
4. 装饰
装饰是指在皮箱四周或表面按需配字画,因皮箱功用不同,描绘的内容也不同,用于婚嫁礼品,多描绘喜庆祝福等内容,如是用于装载东西则多题写诗词山水。传统的做法是在漆面还在软干时,用细砂纸抹去光滑的漆面,直接在上面题诗作画并附上签名和盖印。
5. 抛光
抛光时,一边用水冲一边用幼砂纸打磨直到漆器表面光泽润滑,晾干后即为成品。
6. 配套
可以配备相应的座、架、盒等包装,使其成为完整的艺术珍品。
阳江漆器从产品类别上又可分为漆器日用品、工艺品和漆画。除上面提到的箱、盒、罐、枕等覆盖衣食住行的漆器日用品外,阳江漆器的另一个重要成果便是漆画。漆画具有防潮防腐、色彩稳定性强,保存时间长等特点,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国画大师关山月是漆画的先驱者,同时期的傅乃彬发展了漆画,将蛋壳、螺壳镶嵌画中,增加了变涂技巧,使漆画更具层次感。漆画工艺难度大,技法多样,分为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其制作工具基本与漆器相同,还包括蛋壳、螺钉、金银箔(粉)、闪光磷等天然材料。
漆画的制作一般包括制作画板、刮瓦粉、髹漆、推光(打磨)、装裱几个步骤,具体操作如下:
1. 制作画板
制作画板是用底漆均匀地涂抹风干定型后的画板,晾干后,再均匀地裱上一层湿透的棉布或麻布,再用底漆将四边封好固定,晾干后,将布边刮平。
2. 刮瓦粉
刮瓦粉是将底漆、瓦粉、清水按一定比例调配成糊状,均匀地在画布上涂抹两至三层(一层干透后再接着涂下一层)。用力均匀,否则布面会起皱。晾干后,分别用粗细砂纸带水打磨三次,直至画板平滑。
3. 髹漆
用软刷将调好的黑漆均匀地涂抹在画板上,一般涂两到三次,涂漆时用力均匀,最后将周边多余的漆抹掉。晾干后再次用带水的砂纸朝同一个方向打磨至平滑,然后水洗干净,并晾干。然后是上画稿,可直接用粉笔起稿,或在纸上画好稿在誊到画板上,画稿打好后,将需要装饰的金箔、银箔、蛋壳、铝粉等平滑地贴在花板上,一般贴一至两次,晾干后用底漆或面漆加银粉调配的银浆涂于表面,再晾干。彩绘完整幅画后,再用手指轻抹,调整色调,
4. 推光(打磨)
晾干后即可打磨画面,先用砂纸打磨一次,再用蘸水棉花和细瓦粉涂抹表面,然后用手掌顺着一个方向推磨瓦粉,再用湿布抹干净,用蘸花生油的棉花涂抹画面,并将食用生粉涂于画面上,用手掌推磨至发光,然后用干净棉花擦掉生粉,如上再用手将生粉推磨画面一次,最后全面擦拭干净,漆画制作完成。
5. 装裱
搭配相应的框架和底板,完成装裱。
田汉当年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时题诗:“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阳江风土人情的重要素材,如今的阳江漆器同其他技艺一样也面临传承发展的困境,所以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资料提供:广东省文史馆“振兴民间艺术,发展文化强省”项目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