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正期待着工作和生活能够回归往常、走向正轨。但回望过去和审视现状依然必不可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全国两会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如何从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总结经验教训、汲取智慧力量是这次全国两会不可回避的议题。
广州日报推出“战疫云桌会”,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共同探讨战疫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献计出力。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怡霓有着多年的医卫系统管理工作经验,也曾经历“非典”疫情一线防控。她对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有很深的思考。
广州日报: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您觉得我们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陈怡霓:在防控疫情上,中国有很多成功的做法。可每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国情,经验方法可以借鉴,但是不能照抄和照搬。我并不赞成“外国连抄作业都不会抄”这种说法。
如果要谈中国疫情防控工作为什么能取得成效,我认为有两个基本点:
首先是疫情防控策略。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这样的宗旨下开展防控工作,我们重视每一个生命,尽最大能力保护所有易感人群,尽最大可能救治每个病人,这与某些国家选取的“群体免疫”策略有根本性的不同。
其次是疫情防控措施。中国防控措施既经典又科学。控制传染病的关键在于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中国的防控抓住了关键点:我们主动监测和检测发现感染者,严谨流行病学调查溯源追踪传染源、找到传染路径和接触者;对确诊者尽早收治,对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和风险人群分别隔离观察,最大程度切断传播途径;疫情高峰期我们推行严格的社区隔离,市民不聚集,不扎堆,全民自觉戴口罩,勤洗手,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易感人群……。这些联动措施既经典又有效,不容易做到但我们做到了,成功了。
广州日报: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您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何建议?
陈怡霓: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简单谈物和人两个方面,
首先公共卫生防控物资的储备需要完善。我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没有纳入大应急管理体系中,一旦突发大疫情,卫生部门的调度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此次疫情早期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需要抢购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国家大应急体系一定要包含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物资储备。除了财政资金购买实物储备,也要动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物资的实物协议储备和生产资料及生产力的协议储备。政府可以通过减税、财政资金扶持等方式,将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纳入应急管理体系。
第二方面是要完善公共卫生人才保障政策。经历过非典、登革热、禽流感、新冠肺炎等考验,广州公共卫生队伍显示了广州卫生的实力,但是我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共卫生队伍的收入比起医院医生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会导致人才的外流,也难以吸收新鲜的血液。人才是实力的根本,疫情过后,公众也更理解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我认为我们要想办法,推出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收入,留住和吸引人才,才能保障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广州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截至目前,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440万例。如今全世界疫情依然严重,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如何能更好地用于助力全球战疫?
陈怡霓:中国的经验不能硬套给其他国家,但是国际交流依然必不可少。中国一直在通过不同的平台参与国际交流。多名中外专家组成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曾在中国多地就疫情相关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中国主动介绍了疫情防控情况,并且这种情况介绍是向全世界公开的。中国的疫情防控专家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都通过网络平台和世界同行介绍抗疫经验。中国的一些医疗团队也应邀去其他国家参与一线抗疫。
广州也在积极地通过国际性平台交流经验,3月25日晚,在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地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共同组织的“地方政府圆桌会-分享抗疫一线经验”国际疫情防控在线研讨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唐小平代表广州介绍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情况和应对经验。在今年4月9日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主办的“亚太地区地方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经验在线研讨会”上,我作为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地方政府妇女委员会主席,介绍了广州应对疫情的技术策略、应对措施。亚太很多国家如韩国、日本,也并没有采取群体免疫的策略。
在传递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我认为需要加强民间的交流,一是让外国友人主动积极的讲述自己在中国所经历的抗疫故事。二是发挥华人华侨的力量在驻在国介绍中国疫情防控办法。三是拓宽传播渠道和创新传播形式,可以发动社交平台公平公正的介绍中国抗疫的方法和成果。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龙锟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杨耀烨、龙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