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湾区侨界

激活侨乡记忆 留住华人乡愁

发布时间:2020-06-16 13:36:57  |  来源:南方网  |  作者:毕嘉琪 黄堃媛  |  责任编辑:

“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宋代地理学家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这样描述古代五邑出国华侨的先驱,文中的“住蕃”指的就是江门新会人。他们在唐宋时期便远涉重洋前往东南亚贸易、定居,此后一批批江门人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江门也便有了“侨乡”之名。

如今,慕名来江门的游客通常会沿途游览开平碉楼、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汀江圩华侨建筑群、海口埠,完成一场别致的侨乡之旅。而近日落成的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将这些文化遗产串珠成链,勾连起一段段湾区先侨的奋斗史。

“大湾区内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资源点主要集中在江门和广州两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在江门,可以真切感受到先侨们反哺家乡、叶落归根的浓浓乡情;在广州,则能更直观地体悟到华侨对城市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游读台山▶▷

寻迹百年前华人出洋遗踪

今年“五一”小长假,位于江门台山的海口埠恢复了昔日的热闹——古榕树下,游人如织,三两孩子扯着风筝在麻石铺筑的码头上奔跑、嬉闹。

这里是大同河与端芬河汇合的地方。最早漂洋过海到各地谋生的江门台山人,都从这里驳船到广海湾,再换乘大船出洋。端芬人习惯把河叫做“海”,所以称呼为“海口埠”。

“在台山人眼里,这是他们的‘出洋第一港’。”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说。村里老人回忆,早年间海口埠码头来往船只频繁,载满了要出国的人。抗战期间,码头遭遇轰炸,仅留下一棵古树和土坡,此后海口埠日渐萧条。直到近几年,南粤古驿道海口埠示范点工程建设启动,古码头修葺一新,边上的环形银信纪念广场和银信博物馆也随之落成。

步入银信纪念广场,犹如闯进一座露天博物馆,20根银信柱环绕四周,统一使用八面设计,贴有648块烧制的银信瓷片,艺术性地展示海外华侨银信的前世今生,由古建筑改造成的银信博物馆为游客全方位再现当年华侨出洋的经过。驻足辨读,只见纸本泛黄斑驳,字迹仍清晰可见。

张国雄说,海口埠是台山乃至五邑地区人们出海的中转站,也因此催生了发达的银信业。银信是海外华侨将书信和汇款,两者合为一体。据史料记载,1929年前,光是台山的侨汇每年就在千万美元以上,1930年更是猛增至3000万美元,占全国总额的三分之一。由此,海口埠的西隆街上一度同时开有6家银号。

如今的海口圩路上,沿路两侧是保存完好的骑楼,墙壁上凸显着形态各异的灰雕装饰图案,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景象。“在海口埠最辉煌的时候,这里遍布了上百间各行各业的店铺。”张国雄介绍,海口埠建于清朝咸丰三年,端芬镇附近的梅、黎、吴、李、关、阮、黄、江、陈、何等姓氏家族,联合筹建了这个墟市,命名“十户圩”,商贸往来十分兴旺。

海口埠西北方向不远处,还有另一个闻名海内外的“墟市”——梅家大院。

从“海口埠”到“梅家大院”,如今建成了一条古驿道示范段,通过6.3公里河堤观光道和陆上7.5公里古驿道连接,沿途青草依依,古屋林立。路的尽头,一座别致的小方城映入眼帘,这座由108幢骑楼围成的方形院落便是梅家大院。

随着9年前电影《让子弹飞》的热映,作为片中“鹅城”取景地的梅家大院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重新进入公众视野,成了当地的“网红地标”,游人络绎不绝。梅家大院的骑楼大都二至三层,外型都各异,集合了不同国家的风格。有趣的是,大院中间有近40亩的长方形空地,当年曾是喧闹无比的贸易集散地。

“像这种城市广场形制的侨墟,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张国雄说,上世纪20、30年代,在海外打拼的台山人开始回乡建设,修建起一座座墟市,梅家大院是当地梅姓华侨及侨眷侨属修建而成。这也是侨乡商业繁荣的一个象征。

创新性保护▶▷

让华侨老宅焕发新活力

穿过开平塘口镇自力村的田间小径,阵阵稻香迎面拂来,一座座高耸碉楼让人眼前一亮。在开平,像这样的碉楼有1833栋,散布在325国道沿途经过的塘口镇、赤坎镇、百合镇上。走近看,每栋碉楼都坚固庞大,建有瞭望塔和堡垒,铁门铁窗,外层布满细小的枪眼。

“碉楼最初是为了防范土匪盗贼而建,楼内都放置有土炮、枪支。”张国雄说,塘口镇的自力村是开平碉楼最多的村子,坐落着15座碉楼。碉楼的建筑材料除青砖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大多从国外进口,经过香港运送到江门。

如今的江门市博物馆里还珍藏着多幅当年的碉楼设计图。这些民国时期的碉楼通常下层朴素简单,门窗窄小;上层极尽奢华,中西合璧,把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穹窿、哥特时期的尖拱融为一体,也有中式的飞龙和雕花。

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副主任张一知解析,许多华侨怀揣着反哺家乡、光宗耀祖的美好愿望。见多识广的他们常常会把在外见识的西方审美,融入自家的建筑设计中,于是造就了形态各异、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江门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申遗”后为了更好保护碉楼建筑,当地发动产权人将45座碉楼交政府代管,并争取了3000多万元碉楼维修、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完成了142座碉楼的维修和防雷工作。

如今走在碉楼群里,随处可见摄像头和监测仪器。据悉,这是广东第一个文化遗产监测管理平台——开平碉楼与村落监测预警平台,于2019年投入使用。“该平台不仅完成了开平碉楼与村落核心区40座碉楼的三维激光数据采集、18座碉楼结构安全可靠性检测鉴定工作,还能24小时实时监测消防安全。”该负责人介绍。

在自力村碉楼群不远处的仓东村,同样汇聚了洋楼住宅、碉楼、祠堂,是典型的华侨特色村落。在侨乡文化研究专家谭金花看来,仓东村是一座记录着侨乡发展历史的“天然博物馆”,记录着开平谢氏家族近700年繁衍不息的故事。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村民外迁开始,村落日渐失去生机,直到近年“仓东计划”的推行。

“与一般的遗产地不同,仓东村在村落保护上的探索,是现在国际流行的模式。”谭金花介绍,在对仓东村建筑修复保护前,文化遗产保护团队花费大量时间走访村里的老人,最大程度还原建筑的历史原貌;同时鼓励当地居民保存当地文化,延续传统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并创新引进一些文化交流活动。

如今走进仓东村,不仅能看到祠堂里保存完好的文物,还能听到村民们真情实感的讲述,感受原汁原味的当地民俗。这一做法还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秀奖,为更多的古村落保护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

寻访东山口▶▷

“老洋房”见证近代华侨实业兴国

同样是篆刻着华人华侨记忆的历史建筑群,相比于散落在江门乡野间的古村落,位于广州老城区腹地的东山口新河浦,散发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交融的魅力。充满烟火气的街区里,赤砖碧瓦的古建筑与时尚的店面相映成趣。

新河浦入口处的红墙上,一幅观光指引图引来了许多游客驻足。地图上,春园、简园、逵园等地标星罗棋布在恤孤院路、庙前西街、培正路、寺贝通津路一带。

“把上世纪20年代的旧地图和今天的东山地图叠加,会发现整个街区肌理依旧、道路格局清晰。”曹劲说。2018年,曹劲找到《广州市第一期新辟马路名称图》和《广州市第四期马路全图》,她惊喜地看到,数年间东山片区的发展跃然纸上,唯一不变的是道路网络。

民国初年,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广九铁路建成通车,毗邻广九铁路大沙头站的东山地区,成为公共建筑和住宅区的开发热点。“在这一时期,海外华侨归国后定居东山,在东山地区留下了众多洋房,形成了侨房最为集中的民居街区。”曹劲举例,如位于东山街区的两座比邻的“名园”简园和慎园,其主人简琴石和曹冠英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数一数二的民族烟草企业——南洋烟草和华成烟草的华南地区负责人。

在新河浦路与二横路交叉处,一座三层红砖小楼被茂密的大树掩着,门口醒目地刻有“润园”二字。这座洋楼的每层布局基本相同,配备有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和阳台,各层可以独立成套。曹劲说,类似的建筑在东山还有很多,多年来除了满足房主自家居住外,多余的楼层大多用于出租,往往是领事馆、银行、洋行、学校的高级职员们来租住。

两年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找到了1936年在润园出生、成长的林永祥老先生。林老祖籍台山,曾祖父是加拿大华侨,为了避台山匪患,他的父亲选择在东山置地建房。“广州东山一带有很大一部分洋房都是由台山人所建,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子女教育和生活条件来到广州,同时也推动了广州的城市发展。”张国雄说。

曹劲介绍,1920年代中后期,广州市政府推动新市区拓展和模范住宅区的建设。在孙中山“实业救国”和“实业计划”的鼓舞下,建设“田园城市”的模范住宅区计划得到了社会精英尤其是归侨们的支持。

在曹劲看来,他们不仅引入欧美商业城市的开发模式,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同时也实践着西方近代城市规划、居住标准的最新理论,大大带动了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化发展——无论是如润园、明园、逵园这样较为朴实的红砖小楼,或是简园、慎园这般整洁明亮、卫浴设施齐全的花园小区,相比当时广州旧城区的传统居屋,都是新型住宅的范式。

“很庆幸,今天的广州还保留着如此格局清晰、肌理依旧的历史街区,这些中西合璧的侨房对于展现广州建设发展历史、凝聚华侨华人同胞、提升华侨华人价值认同感、繁荣大湾区城市文化有重要的意义。”曹劲期待,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的打造能吸引更多市民,走近这些珍贵的文化古迹,重读先侨们那段励志的创业史。

南方日报记者毕嘉琪黄堃媛

通讯员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