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头条

白沙茅龙笔传承人张瑞亨:匠心独运 笔画茅龙

发布时间:2020-08-18 09:30:43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高浅  |  责任编辑:

   中国网广东8月14日讯 圭峰山坐落于江门新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明代岭南大儒陈白沙在圭峰山讲学时,就地取材,束扎茅草根部为茅龙笔,并以此写出富有独特力量感的岭南第一碑。

历史波折,决心传承‍

张瑞亨大师是国家级非遗白沙茅龙笔的传承人,他自幼迷恋书法,一次偶然机会在家中发现了破旧的茅龙笔,甚是喜爱。张瑞亨介绍说:“新会人把茅龙笔叫做‘风水笔’,茅龙草有‘草根变龙头’的传说,使用茅龙笔也有兴旺发达等这些吉利的意思。”茅龙笔经历了抗战时期的没落,在改革开放后,才在新会工艺美术厂开始恢复其制作和生产,17岁的张瑞亨进入工厂学习雕刻茅龙笔龙头,自此便与茅龙笔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沙茅龙笔

茅龙笔的传承和发展一波三折,新会工艺美术厂因为经济效益不佳改成了制衣厂。在艰难的环境中,张瑞亨没有放弃对茅龙笔的执着,反而继续锤炼茅龙笔的制作和使用技艺,他在茅龙草堂、冈州画院制作茅龙笔,研究书画,并把自己制作的茅龙笔推荐给书画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2008年,白沙茅龙笔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春秋,在张瑞亨的不断努力下,茅龙笔渐渐回转了生机。

刚柔并济,革故鼎新

茅龙笔以圭峰山的茅草作为原料,笔头软硬适中、吸墨性极佳又富于弹性,书写流畅的同时又坚韧耐用。与毛笔的柔软细密不同,茅龙笔在挥笔时笔划中易留空隙,形成独有的“飞白”,拥有“刀刻”般的美感。张瑞亨说,在使用上,毛笔的墨水淡了就要重新蘸水,笔尖散开之后没有办法作画,而茅龙笔的侧锋还可以继续作画,这就是茅龙笔最大的优点之一。

茅龙笔制作过程

茅龙笔通过蘸水的多少可以调节笔头软硬,适应不同的书法或绘画,张瑞亨还创新制作了便于上色的排笔以及画精致国画的茅龙国画笔,让茅龙画作风格更加多样。传统的茅龙笔笔身与笔头由同一段茅草捆扎,形态没有大的变化,张瑞亨则开拓创新,将笔头剪下,套入木雕笔身和玉雕笔身。笔头笔杆分开制作的设计,在保证茅龙笔使用性的同时,大大增强了茅龙笔的美观程度,也提高了收藏价值,加之配套的精美包装,成为了集工艺、文化、美术为一体的送礼佳品。

张瑞亨用茅龙笔绘画

时代向前,初心不变

几十年来,张瑞亨一直坚持研究白沙茅龙笔文化,从传承制作技艺到研制新式茅龙国画笔,再到创作茅龙笔书法绘画技法、研究刻字技术,开展茅龙笔文化讲学,设计周边产品……古人手中一捆简简单单的茅草,在他的不断努力下逐渐焕发生机,在现代文化里得到保留和传承。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工艺美术品如果没有经济价值的支撑,很容易被抛弃在时光的长河里。张瑞亨坦言,非遗的传承只靠热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开发它的经济价值,“除了茅龙笔,我还在设计笔架和其他产品,并且和茅龙笔的书画一起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茅龙笔,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他说。张瑞亨还经常参与文化讲学,希望茅龙笔文化可以在下一代的手中继续传承,还和不同的行业探索文创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只要用心去做,不断创新发展,技艺就不会消失,非遗文化的传承会在时代的需求中不断重生。”张瑞亨如此说道。(高浅 实习生:卢健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