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汕头8月28日报道 从一片荒地到高楼林立,从1.6平方公里到2064平方公里。40年来,汕头经济特区范围在不断扩张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很大进步,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4.1亿元,是1980年的97.4倍,年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2亿元,是1980年的119.2倍,年均增长13.0%。
“因侨而立、因侨而兴”,在汕头改革发展中,华侨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不完全统计,汕头市有5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全市直接吸收的外资中近九成是侨资。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汕头以侨为“桥”,再立改革潮头。
缘起龙湖之“特”
从一片沙地到改革试验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实现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于2013年、2016年、2018年分别实现1500亿元、2000亿元和2500亿元“三级跳”。2019年全市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是1980年的99.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735元,是1981年的60.1倍(1981年才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
作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龙湖区的发展成绩也较为亮眼。数据统计显示,龙湖区GDP从1992年的14.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22.6亿元,年均增长约14%;人均GDP达9.3万元,高于全国、全市水平,与全省水平接近;区域税收总收入达到115亿元,占全市1/3以上。
——“升腾”的政府办公大楼
粤东之“特”在汕头,汕头之“特”在龙湖。龙湖区作为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1981年正式成立汕头经济特区,承担着特区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
龙湖区政府前广场。(央广网发 夏燕 摄)
在龙湖区政府前广场中央,矗立着汕头的标志性雕塑之一《升腾》,这是汕头特区梦缘起之地。《升腾》背后,12层高的龙湖区政府办公大楼拔地而起,这也是一个没有设立围墙的区级政府。
湖区政府办公大楼的前身,是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大楼。谈起龙湖区的建设规划,今年82岁的方克森深有体会:“当初这片区域还是一片沙地,不敢想象在我任内能建成。”
1983年,方克森调往特区管委会,任特区规划局第一任局长。一年后,他又成为分管特区规划建设工作的特区管委会副主任。
当初建设特区时,他经常跑深圳学习经验。受到深圳蛇口工业区办公大楼的启发,在建设管委会办公大楼时,他把这片区域当成一个集生活办公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来规划,既有办公大楼,又有星级酒店和活动场地,工厂企业则安置在后面。
在楼层高度的规划上,方克森也独具前瞻性,考虑了以后的增长需求和预留了广场的配套高度,他坚持建十层以上,也就有了现在的12层大楼。
如今,走在自己曾经规划的道路上,他说:“现在随经济发展需要提升道路,我留下来的尺寸还够用,不用被拆掉重建,没有犯错还是很开心的。”
——“0001号”外资企业是潮商
与此同时,在这片面积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工业生产也在推进。1982年,龙湖工业区动工平整土地,并打桩兴建龙湖工业区首幢轻工业通用厂房。
“开始的时候,你愿意来,我们就免费提供土地,希望快点招商。”方克森说。位于龙湖区的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在汕头投资的外资企业,同时也是一家潮商投资的企业。
据了解,1981年,正大康地在深圳特区成立了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编号为“深外资证字[1981]0001号”,随后,1984年在汕头成立第2家子公司。
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工厂内部。(央广网发 夏燕 摄)
而正大康地的第一代掌舵人谢易初就是汕头人。据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高级经理林少娜介绍,谢易初出生在汕头澄海外砂镇,后来去到泰国发展。改革开放后,谢易初了解到国内拥有良好的发展氛围,决定回国投资。
从最初的月产2000吨到现在的月产3万吨,正大康地汕头有限公司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发展。“我是85年来到正大的,那时候规模比较小,总人数不到50人。”从25岁到如今即将退休的年纪,厂长许翼的整个青春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他告诉记者,如今,正大康地还在澄海新建了一个场地更大的花园式工厂,“两边工厂加起来年产量有36万吨”。
据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汕头实施“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外引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000多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93.8亿美元,近九成为侨资。
再立改革潮头
紧抓“华侨”和“文化”两核心
自1980年建立以来,汕头经济特区经历了三次扩围,最终于2011年扩大至全市域。“率先对特区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率先成立外资银行总行”、“特区管委会率先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40年来,汕头经济特区在全国创造了多个“第一”。
其中,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简称华侨试验区),2014年9月15日由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
“华侨试验区是特区中的特区。”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文化发展局四级调研员李惠龙说,最重要的是华侨的因素,东南沿海的潮籍华侨特别多,“因为其他新区都是主打经济,还没有见到国内的自贸区也好、新区也好,各种名目的创新平台以文化为主。”
——引侨资以潮商引潮商
宝能集团是较早入驻华侨试验区的企业。“我们的创始人姚振华是潮汕人,作为潮汕人,回归家乡始终是心里面的愿景。”宝能集团旗下潮商集团(汕头)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伟雄表示。
位于汕头华侨区东海岸新城的宝能时代湾项目,就是宝能回归潮汕的龙头项目,也是目前东海岸唯一一个百亿级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集合了潮侨金融科创的总部基地,创意办公、城市文化的展示中心、五星级酒店、高端商业、人才服务等多维业态。
“潮商再回来汕头,也需要一些平台,他们希望能够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兵作战。”为了让回归的潮商有归属感,宝能的另一个项目就是潮商金融中心,这是一个专为潮商提供交流、信息发布的基地。
同时,潮商金融中心也是华侨试验区对外招商的一个窗口。“我们把政府的一些信息、优惠政策等发送出去,做一个信息咨询窗口,‘筑巢引凤’。”吴伟雄说。
为吸引侨资企业落户,2015年9月15日,华侨试验区批复成立一周年之际,“华侨板”正式启动,首批218家企业当天挂牌上市。据了解,“华侨板”是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设立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总规模达50亿元的华侨母基金。
据华侨板汕头运营中心总经理林峰介绍,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也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如“每年对前20家在‘华侨板’注册挂牌的侨资企业进行融资补贴,补贴方式为融资金额的2%,补贴金融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目前,华侨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过185亿元,接下来还要再投入150亿。“现在是试验区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机,物理空间有了,基础条件具备了,政策支撑也有了,所以今年我们招商引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李惠龙表示。
——聚侨情增强文化认同
今年6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粤府[2020]33号)文件出台,从九大方面列出24条发展意见。其中,提到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批华侨华人文化产业示范项目,活化华侨华人传统文化”。
“原来的潮商对潮汕文化都有很深的执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背景的变化,潮二代、潮三代等会有一种疏离感。”李惠龙表示,“如果以文化和方言为纽带,那么这种文化还是可以延续下去的,这种身份认同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为增强潮汕海外华侨对潮汕文化的认同。据李惠龙介绍,华侨试验区将与腾讯课堂达成深度合作,“开展全国性的网上方言教育,先是潮汕话和客家话,接下来可能会有白话和闽南语。”
华侨试验区还将联合汕大办理华侨博物馆,线上的华文教育、线下的华文培训,“希望以文化为桥梁纽带来连接全球的华侨华人,包括国内的潮商,吸引他们来投资。”
同时,华侨试验区也在思考华人华侨的痛点是什么?真正的需求什么?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吴长林表示:“吸引人才不是完全地拼财力,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华侨试验区人才大厦的创客空间。(央广网发 夏燕 摄)
为此,华侨试验区打造了人才大厦,这是一个着力解决人才痛点的省人才驿站。该大厦共7层,拥有食堂、会议室、洽谈室、咖啡馆、健身房、客房等一站式服务设施,也将提供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财税等支持。“如果有企业要来汕头进行项目对接,我们这里提供三天免费吃住。”吴长林说。
“以前在外面创业的时候,每天可能会有一些部门来,会打扰到我们,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放心地做研发。”汕头小小网络有限公司负责人林钦泽表示,人才大厦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后盾支持。(记者/周羽 见习记者/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