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湾区文旅

湾区好故事|先国而后家,倾囊购国债

发布时间:2020-11-09 17:04:11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李柏达  |  责任编辑:

广东台山,华侨众多,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旅居海外的华侨,肩负着赡养家眷、建设家乡的责任,银信成为华侨履行这些责任的主要载体。二十世纪30—40年代,在众多美洲国家排华法案、种族歧视的共同影响下,华侨华人在侨居国的生活举步维艰。早期出国的邑侨,由于文化程度低,外语水平不高,大多以“三把刀”为职业,通过出卖廉价的劳动力来赚取微薄的收入,入不敷出、囊中苦涩是常事。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侨又肩负着抗日救国的重任。抗日战争时期,大量的海外华侨银信寄回祖国,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以几封抗战时期的华侨书信为例,透视台山华侨的家国观。

这是一封抗战时期台山华侨书信,书信全文如下。

 

彩环妹妹:

今天适到唐人埠一行,见得你有信寄给我。不知夹在谁人的信寄来。但是对于回信,我亦不愿夹在他人的信寄回。夫寄信给妻是平常一椿事。一也,托别人费邮费失了男子气骨;二也,对于父母不公开,十分对父母不住;三也,对于这种行动,吾永不能做到。现在不畏艰难的奋斗,不外欲多得多少舟费回家见家父。家父的人,为人忠厚,他永为我羡慕。同时,绝不能忘记他教养我的痛苦处。于是家父常在我的脑海中。

儿女的学费,总之我设法早日寄回,切勿挂望。我和伟崇兄通讯这椿事实万分对他不起。奈因两年以来没有实际的地住,东走西往,为着自己生活问题。现在半年过去,我与失业们为伍。旧日积蓄的银,已经尽购了公债。在纽约倘不购公债的人,(要)捉了去游街示众。倘若我不购公债,将来回国我的立场有关。于是简并将前日积得之银尽购公债,谅我罢。同时,现在我们中国人,要先国而后家,然后我们的民族可能在世界上求生存。国亡家何在?

现在我转了生活去学操洗衣馆工业。每日做十六至十七个钟头。但是学工所得工金不多,每星期不过得七八元之间。对于七八元的数,实在不能供给房租伙食。不过工作成熟之后,然后方能自创一间。但是创得之后,未知生意如何?倘若理想达到目的,二年我亦可以回家。但回家之后,我亦不再来美。美国工业太淡,多数华侨将来有孔子在陈之叹。见此惨状,实不愿闻。

对于你们往南洋,试问有何好的生活?倘若有生活还好过在家,我实不指(止)制你们。但是我为男儿一个,求相当职业,觉得如此艰难,莫非你有飞天之能?但是人生各有个人的天聪。或者我实对你们不住,同时或有不满意处,无论你们往别处求生活,我永不追,誓愿永不追。对于我苦学等等,学问不过为儿女将来求出路。我亦知到你们吃苦,但是食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格言的句。

墨水笔,洋楼仔,我实在不寄。你知到了,我现在外洋,写信亦不用墨水笔,不用洋笺纸,中国人要用中国货。望你在家买多几枝羊毛缥笔给她用才是。于国内儿童不应穿洋服,绵(棉)布衫比交(较)还好些。望你们在家节俭成(诚)实为□。再说及,倘若你们去南洋求生活,我□□□□□(“口”符号表示原信文字缺失,无法辩认。)。奈因我不挂家中人等,我亦欲回国充当士兵的职,为国牺牲,尽男子的骨肉为民族而争生存。对于下次有信给我,或你对于(购)邮票不敷,劳夹在家父的信寄来。倘若家庭中的人不能相信,实在不成家庭。望你在家教养儿女们,服侍家翁家姑妥善才是。顺请

健康!

兄:丹谷

这封书信作者伍丹谷是台山冲蒌官窦龙华里的一位华侨,乡下有父母、妻子、女儿、儿子5人,抗战前数年移居美国纽约。为了生计,他到处东走西奔,居无定所,还曾陷入失业大军队伍,饥餐露宿,常有“孔子在陈”之感叹。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当天,纽约华侨便成立了救济总委员会,选举司徒美堂等为执行委员,负责协调美洲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1937年8月,美洲的华侨团体联合成立了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组织抗战宣传活动,大力发动海外华侨捐款、购买国债,支援祖国抗战。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当时“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制定华侨认购国债的办法规定:“民国廿七年一月底以前为第一期,每人至少要购公债大洋五十元,或美金公债十五元以上;由廿七年二月至七月底为第二期,每人至少要购大洋公债五十元,或美金公债十五元以上;又由廿七年八月起每月每人至少要购美金公债五元以上,另一次过购机捐款每人最低限度要捐美金一十元以上,及一次过购救护车捐款至少每人三元以上。凡不照捐者,查出即认为不肯尽国民义务,应科以罚金,作为救济难民之用,仍登回收条。”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支援祖国的抗战,伍丹谷毅然将那几年节衣缩食积剩下来养家的血汗钱,全部用于购买救国公债。两手空空的他只好去到一家洗衣馆学做洗衣工,每日工作16-17小时,每星期仅得7-8元的学工薪金,而这些微薄的收入,连自己的生活也无法解决。此时,他先后收到妻子彩环和女儿伍盘月、儿子伍天邦等家人寄来的数封催银信。

伍盘月在1939年2月23日寄给丹谷的信中说:“现我姊弟二人仍未有银作为(交)学费。现启新(学校)各父兄议论,前数年的学生,学费尚欠数年。今年准(规)定(学生)交足半年学费,(才)准于(许)入校念诗(书)。若无银交者,不准入学。我(姊弟)二人仍未有银交去。爸爸接得我的信,儿(宜)请早日寄银(给)我姊弟入校,以免在家闲游。我经已读有三四年,倘若无银入学,即是半途而废。爸爸真是可爱儿女们读书。但是前水路不通,现在已经水路通行。亦有许多人寄银度(新)年。千祈接到我信,即寄银买飞机(邮)付来家,以应需及我们的学费入学为好。

此后他又收到女儿和儿子的来信说:“请快快寄银(我)姊弟二人读书。……家中亦冇钱,饭冇食饱,餸一切勿(没)有,你看苦切(楚)吗?……你如何不寄银呀?”

见到儿女的亲笔来信,丹谷心里本是甜滋滋的。但看完这些求银之信后,心里又是一阵讲不出的苦涩。启新学校就在自己的村门口,儿女却因无钱缴费而失学,乡下全家老小还要抵饿。家境如此凄惨,令人心酸。而此时此刻,丹谷囊空如洗,实在再也无钱寄回家了。身为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他,无法履行养家教子的责任,心里感到很内疚。但想到祖国山河破碎,正在遭受日寇践踏,一股正义之气从心头升起。虽然对不起家乡的父母、妻子和儿女,他并不后悔和咀丧,为了抗日民族斗争的胜利,他在给妻子的回信里说,“现在我们中国人,要先国而后家,然后我们的民族(才)可能在世界上求生存。国亡家何在?……我亦欲回国充当士兵的职,为国牺牲,尽男子的骨肉为民族而争生存。”至于儿女的学费和养家的费用,只有设法早日寄回,“……(原)谅我罢”。简短的几行字,可见丹谷愿为祖国献出自己一切的赤字丹心。

既然钱已经全部献给了祖国,怎么向家人解释呢?丹谷在信中对妻子解释说,“在纽约倘不购公债的人,(要)捉了去游街示众”。对照上面纽约华侨认购国债的办法,笔者可以判断,这句话只不过是他为了得到妻子、家人谅解,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编造出一个善意的谎言。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窥见他无法履行养家责任而产生的内心愧疚。

银钱与书信,是五邑银信的两个主要的要素。寄钱回家,是海外华侨履行养家责任的主要办法;书信,则是传递侨情、教育家人的主要载体。此时丹谷虽没钱寄回家,无法履行养家的责任,但是教育家人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他用以下的方法教育家人:

首先是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带到海外。虽然他旅居海外,并不崇洋媚外,依然保留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旅居美国多年,他写信依然用毛笔、用国产信笺,文房四宝成为了他随身必备之物品。他说男人要有男子气骨,常以他父亲的忠厚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在家族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其次是书面教育。他教育家人“中国人要用中国货”,不要稀罕那些洋货。他嘱咐妻子在家要好好教养儿女,买多几支羊毛笔给儿女习字,见到女儿写来的家书上有错别字,他一字一字地修正,并将修改好的稿件寄回给女儿抄正。同时,他教育儿女衣着不应穿洋服,还是穿土棉衫较好;在家要勤俭持家,诚实为人,还要妥帖服侍好家翁家姑;他还用“食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格言激励家人度过难关。虽然这几行字非常简短,也可看出台山华侨浓厚的家庭观念,体现了丹谷对家庭无微不至的精神关怀。

2015年初,我们到冲蒌官窦龙华里了解伍丹谷的家庭情况,该村中年龄最大的80岁老人伍庭照告诉我们:伍丹谷为了实现他的救国梦想,抗战后期报名应征入伍,加入盟军到中国战场杀敌,为民族的生存而参战,充分体现了侨乡男儿的英雄本色。抗战胜利后,伍丹谷穿着军装凯旋故里,受到当地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

一个普普通通的台山华侨,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在国家、民族和家庭都遇到困难的时候,丹谷想到的是“国亡家何在?”没有国,哪有家?他宁可让儿女失学、家人捱饿,将自己全部的积蓄奉献给祖国。先救国,后救家,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大民族主义的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在纽约华侨社会的广泛传播,当时海外华侨抗日救国热情非常高涨。据1939年8月印发的《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征信录》记载,自1937年8月23日至1939年7月底止,该会总共收到购救国公债款、救国捐款168万多美元(折大洋银497.3万元),以当年该会登记之会员人数1.6万人计算,每人平均捐出美金超过100元。八年抗战期间,美国华侨捐款总额高达5600万美元,平均每人每月义捐数为5.6美元,美国华侨个人捐输数在全球华侨居于首位。

舍家为救国,“先国而后家”,正是当年海外华侨的写照。像丹谷这样的五邑华侨为数不少,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为抗日民族斗争的胜利,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成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一股重要力量。

(作者:李柏达  单位:广东省台山市台城街道办侨联会)

注:本文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参考文献:

1、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征信录》,美国纽约,1939年8月印行,第2—3页。

2、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编《丰碑: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020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