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要闻

湾区好故事|书室洋楼,斗山横江村之魂

发布时间:2020-11-30 16:38:07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陈东辉  |  责任编辑:

【编者按:“湾区好故事”是由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设立的,叙述大湾区普通人的闪光点、分享亲历者的感想、留存建设者的记忆、记录大湾区建设宏伟征途、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正能量的专题栏目。伴随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大湾区承载着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的梦想,这里充满着机遇,每一位在湾区生活的人都是湾区发展成就的实践者、见证者。】

斗山横江村,位于广东江门台山市斗山镇的东南部,距圩6公里,与浮石村只是一路之隔,从新台高速斗山出口下来不用十分钟的车程。


讲起名气,它不及以飘色闻名海内外的浮石村;但讲到名人,黄新波的名字还是令人肃然起敬。

黄新波(1916年—1980年),原名黄裕祥,笔名一工,台山斗山横江村人,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代表性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广东籍艺术家。他早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中国美术家联盟,组织未名木刻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新兴木刻运动。解放后曾任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会副主席。出版有《新波木刻选集》、《黄新波作品选集》、《新波版画集》、《春华散记》(香港版)等。

漫步在横江的村道里,看着一幢幢美轮美奂、楼顶镌刻有“××书室”的洋庐,我恍惚见到当年年轻的母亲守着幼小的孩童,坐在父亲或爷爷从国外寄钱回来建造的洋楼里研书问学的场景,不禁对崇文重教的先民们怀有一份深深的敬意。

29座洋楼和碉楼,分布在村里各个角落,虽经近百年的风雨洗礼,仍是风采依旧矗立乡土,只可惜的是,多数的洋楼人去楼空,只剩下孤寂与残阳对话,令人唏嘘。

洋楼的外立面是用水泥钢筋建造,建筑用材多是上世纪初从国外运回来的,当年装“红毛泥”的大木桶还在。内饰门窗有精致的彩色玻璃,地面是充满异国风情的花阶砖,甚至还有壁炉。然而屋的结构,砌墙用的磨口小青砖,横梁下的花鸟山水壁画,还有木趟栊等等,无不提示这是南方传统的民居。

即便是多种材料混于一起建造起来的洋房,让人也不觉有违和感。正如一首歌写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多么恰切的比喻。

在一户洋楼门前,我见到了“人歌平等,天赋自由”的门联,想必楼主当年也是领风气之人,将平等、自由的理想向混沌初开的村民樵夫进行思想启蒙,并铭刻在门口的金石上警示世人。

胡氏别墅,是村子里最高的洋楼,共有7层。它不是某个人的财产,是由宗亲华侨筹资捐建的,用作放置公共财产,或年满16岁因家庭困难兄弟众多,申请经同意后可以寄宿。这体现了村里族人团结、和谐、仁爱的美德,也是践行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世界大同的举措吧。

别墅里面五层都建了住人的房间,第六层是储物间,最顶层是瞭望亭,登高处斗山平原一览无余,景物尽收眼底。

别墅顶部山花装饰非常的壮美,巴洛克风格的大拱顶两旁,本来有两只灰雕的狮子守护着,可惜其中一只经不起风雨肆虐,只剩下断垣残壁,独留一只孤单地警惕着周边的田野。

夕阳近处,村里老榕葱茏如盖。流年经转,岁月消磨,遗落乡野的洋楼,依然让人留恋,令人流连。(作者:陈东辉单位:广东省台山市委统战部)

本文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