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要闻

高质量发展的珠海“答卷”

发布时间:2020-12-25 10:37:56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蒋欣陈  |  责任编辑: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的珠海“答卷” “十三五”期间,珠海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地方生产总值跃居全省第六

珠海从城市精细化管理入手,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图为珠海情侣路沿岸。关铭荣摄

12月15日,“珠海第一跨”洪鹤大桥正式通车,成为继珠海大桥之后,第二座贯通珠海东西的交通大动脉。广东珠海已经瞄准新目标——5年内,全面构建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相匹配的、内联外通的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一桥跨金琴,虹起大湾区。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十三五”期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广东全省第6位,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伶仃洋畔、珠江西岸,令人振奋的新气象正在形成。

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珠海转型发展的窗口期、跨越发展的关键期、破局突围的攻坚期。珠海市相关负责人称,到2025年,珠海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支撑核心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以横琴为主平台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取得重要进展。

经济向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大江大海交汇之地,向来是孕育繁荣的沃土。

“十三五”期间,珠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2226.3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435.8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13%,经济总量从广东全省第10位提升至第6位。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珠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前三季度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08.53亿元,同比增长0.6%,经济增速由负转正,比上半年回升3.1个百分点。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珠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坚定实践。回眸“十三五”,港珠澳大桥发出绚丽灯光,AG600在天空翱翔,“珠海一号”卫星环游苍穹……创新,正成为珠海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数据显示,珠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2.64%大幅提高到2019年的3.15%,与广州并列广东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397家增加至2019年的2203家,年均增长率将近60%,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创新平台建设日趋完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加快建设,横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落户横琴。截至2019年底,珠海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6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7家,孵化器总面积达75.18万平方米。

创新合作交流不断深化。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珠海设立产学研示范基地,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港湾1号科创园顺利推进,成为服务港澳青年在珠创新创业的重要孵化载体。

在更大的区域版图中,一条串联起广深港澳的科技创新走廊正在加快建设。创新的珠海,正不断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大局。借助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珠海正积极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争取更多重点实验室、大装置大平台大载体落户珠海,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

城市新变▶▷城市功能品质优化提升

伴随洪鹤大桥全线、金琴快线、香海大桥工程梅华互通至造贝互通段、珠海鹤港高速江珠高速至机场东路段四个项目的同步通车,珠海加速迈向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期间,珠海“海陆空铁”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两横五纵”的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珠海大道、西部沿海高速横向联系东西,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机场东路、江珠高速、广珠西线贯通南北。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珠海城市框架不断拉开。近几年,珠海大力实施“南联、西拓、东接、北进、中优”的空间发展战略,由环澳中心城区、西部中心城区以及多组团构成的渐进式、集约组团型空间结构逐步成形。

在洪鹤大桥通车的同一天,位于凤凰山森林公园西南角的香山湖公园三期正式开园。自2019年一期对外开放以来,香山湖公园已成为珠海城市的“天然氧吧”、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5年来,在珠海市层面的统筹规划下,众多城市公园拔地而起。近2年珠海重点完成了野狸岛公园、海滨公园、白莲洞公园、海天公园、板樟山公园及梅华城市花园共6个公园的改造提升,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珠海从城市精细化管理入手,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18年遭遇强台风“山竹”袭击后,珠海在短短半个月内将主城区园林绿化与情侣路沿线受损设施迅速“复原”,其背后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多年来珠海始终“颜值”不改,蓝天白云常驻、青山绿水依旧。一组数据直观显示出珠海的“硬实力”:1月至10月,珠海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为95.4%,空气质量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列,其中5、6、7月连续排名第一。

优美的城市环境,擦亮了珠海宜居宜业宜游的金字招牌,也为珠海带来了生态文明“红利”。2019年,珠海常住人口达到202.37万人,近2年新增人口增幅连续居广东全省首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被吸引汇聚于此,成为珠海构建生态宜居魅力之城的最佳注脚。

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12月21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珠海在296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位居全国第十五位。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近几年,珠海在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堵点上持续发力,200余项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400余项行政管理事权下放到行政区(功能区)及工业园区,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早在2018年4月,珠海市委印发《关于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出“再燃改革激情,重塑特区精神”的动员令。

《决定》印发后,珠海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全面梳理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分批向社会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通过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在线咨询、网上办理、快递送达”的“零跑动”办理模式。

数据显示,2020年珠海市级政务服务事项90%实现“全城通办”,群众办理量排名前200项的政务服务高频事项100%实现“全城通办”,25个部门744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今年4月,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珠海市委、珠海市政府先后印发了《珠海市2020年开展深化机关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珠海市2020年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七大重点行动,推出12项措施,建立高效服务企业制度体系。

“干部作风不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一句空话!”在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推进会上,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指出,要坚持刀刃向内,聚焦“僵、浮、慢、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强力推进“两个专项整治”工作。

市场主体对环境的变化体验最为直观。从去年9月30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今年4月28日正式动工,珠海·宋城演艺度假区这一总投资15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仅仅用了221天。“珠海用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跑’出了珠海速度和效率。”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巧灵说。

一系列改革措施,是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迫切需要,也是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务实举措。郭永航表示,珠海将传承弘扬经济特区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为广东全省全国作出新探索、新贡献。(撰文/蒋欣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