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新基建

深圳善治: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发布时间:2021-01-07 10:21:29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张光岩  |  责任编辑:

走进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一个能看、能用、能联动的智慧城市出现在人们面前。

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 摄

2020年12月30日,历经近半年的案例征集、走访调研、线上展示、专家评审,南方日报正式发布圳治2020·深圳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榜单。

从一枚小小的“深i您”健康码到1500多个城中村上演的“变形记”,从3600万份财政电子票据到打造“海底超级立交”的“超级工程”深圳造,从人大部门开门审预算到社区集体经济的“渐进式改良”……一桩桩治理现代化的精彩案例,折射出探路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圳之治”。

过去几年深圳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功能和品质大幅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大跃升的故事。解码“深圳之治”,秘诀何在?

优良营商环境得到高度认可

去年2月7日,深圳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即深圳惠企16条政策,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

同时,深圳鼓励制造企业及时转产防疫物资,补贴资金支持比例由原来的10%提升至50%,单个企业补贴资金上限由原来的10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有关企业共可获得资金补助5亿元左右。

得益于政府大力支持,比亚迪、三诺、大族激光等一大批深圳先进制造企业相继转产,生产口罩机、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检测试剂盒、智能监测检测系统等防疫物质,带动深圳制造业加快复苏。

疫情之下的治理良策,绝非一时兴起的应急之举,而是源于日积月累的“平常功夫”。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洽谈签约项目242个,吸引投资总额超7800亿元,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在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郭跃华看来,深圳优良的营商环境,得到了广大市场主体的高度认可,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和核心支撑。

今年1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这意味着,深圳政府部门迎来更为规范的行政‘紧箍咒’,市场主体获得更为贴心的权益‘护身符’。”郭跃华说。

近年来,深圳将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滚动推出“营商环境20条”“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28条”“2020年重点任务清单275条”“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91条”等系列举措,持续解决市场主体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

智慧化法治化助力城市治理

“您好,请出示一下健康码。”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进出公共场所、小区亮码,已成为深圳人的生活常态。截至2020年12月9日,“深i您”小程序累计注册人数达2549.2万,累计访问量24.47亿次。

亿级响应不宕机的背后,是深圳多年来持续推行的“数字政府”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去年10月,深圳推出政务服务“免证办”,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居民身份证、不动产权证、营业执照等393项电子证照代替了实体证照,覆盖了市民、企业日常需要用到的95%以上证照。能做到“免证办”,是因为政府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库信息实现了联通共享,大数据平台打破了政府机关原有的行政壁垒,重塑了政府的管理体系。

如今,深圳近8000项服务事项都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办理,其中260项可以实时核验、自动审批,“秒批”成为深圳一张“金名片”。今年9月,深圳在“秒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秒报秒批一体化”,由系统自动读取、表单自动填充,让申报人在办理相关事项时只做选择题、不做填空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盘和林认为,利用现代数字化治理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深圳在现代治理上的成功实践,很大程度得益于现代治理理念和科技手段的运用,既降低市民的成本也降低了企业一些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成效显著。

如果说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的一抹亮色,那么法治就是城市治理的背景色。

去年11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变通公司法规定,允许深圳注册的企业可设置特殊股权结构;个人破产条例率先在深圳“破冰”,深圳民营经济中大量诚实守信的创业者“跌倒”后有机会“东山再起”;全国首部综合类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诞生,深圳用最严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护航……

“依法治市是深圳迈向‘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由之路。”深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龚建华说,深圳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让移民之城化为千万人家园

城市,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深圳土地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只有一半的土地可供开发,在狭小的土地上居住着1300多万常住人口、2000多万管理服务人口,人口和公共服务的规模约等于一个澳大利亚,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以“握手楼”著称的“城中村”曾是很多人来深圳打拼的最初落脚点,福田区水围村就是其中的一个。但如今这里街道整洁,设计现代,配套完善,“水围柠盟人才公寓”成为深圳首个由城中村改造成的人才保障房,因为采用“政府—国企—村股份公司”三方合作改造模式,租金比周围市场低近一半。

作为高学历创新人才聚集的城市,深圳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和高质量教育的期待也日益突出,以普通公办高中学位为代表的学位紧缺,成为这座超大型城市“成长的烦恼”。

深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高中园”的设想。寸土寸金的深圳腾挪土地,去年1月,4座“高中园”选址全部确定;去年6月,第一座高中园正式动工;未来3年,深圳将通过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公办普高学位6万个。不仅如此,2020至2022年,深圳要新改扩建146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努力让入学难得到有效缓解。

深圳的医疗事业一度也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引入高端医疗资源、医疗团队,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七、第八医院在内的一大批新医院已经建成或正加快建设,一批批医疗界“大牛”,正在成为“新深圳人”,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磅医改举措,深圳的医疗整体水平正迅速提升。

近年来,深圳用于教育、医疗和各类民生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六成以上。在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志岿看来,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就是民生福利的内涵和覆盖面不断拓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历史。

从“住有宜居”到“学有优教”,从“病有良医”到“幼有善育”,再到“劳有厚得”“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深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优质公共产品高质量供给,让一座移民之城化为千万人的家园。(记者/张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