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推荐关注 > 湾区故事

湾区好故事|广州禺北舞火龙文化探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17:24:59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刘​艳  |  责任编辑:

【编者按:“湾区好故事”是由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设立的,叙述大湾区普通人的闪光点、分享亲历者的感想、留存建设者的记忆、记录大湾区建设宏伟征途、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正能量的专题栏目。伴随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大湾区承载着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的梦想,每一位在湾区生活的人都是湾区发展成就的实践者、见证者。】

广州禺北舞火龙是一种以舞火龙为主题、庆祝中秋佳节的民俗文化活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禺北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中秋佳节,禺北地区的清湖、石马、平沙、夏茅和江村等地村民都会掀起舞火龙的热潮。

(一)历史渊源

舞火龙的历史渊源主要是源于口口相传的两个传说故事。

1.起义信号之说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朝廷对百姓实行严格监控,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利用中秋节送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息的纸条放进月饼里,号召以舞火龙为信号发动起义。中秋之夜,火龙一舞,四方村民积极响应,成功赶走了元兵。自此,每年中秋,均禾地区的百姓都要舞火龙。

2.驱赶蝗虫之说

清代咸丰年间,广州北部以农为本,正当禾苗抽穗扬花之际,突然遭遇严重蝗灾。眼看一年辛劳即将葬送,人们极为焦急。正值中秋之夜,经商量后,均禾街邻近四个村(石马、平沙、清湖、罗岗)的村民一起在庄稼地里舞火龙,驱赶害虫,一直舞到次日凌晨。结果,害虫飞走了,收成也保住了。从此,舞火龙就代代相传。两个传说故事虽不尽相同,但皆说明舞火龙起源颇早。随后,舞火龙在禺北地区广泛传播。民国时期,舞火龙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舞火龙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遭到禁止。改革开放后,以清湖村为主的村社率先恢复舞火龙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

(二)火龙扎制

常见的龙大多是用纸或布糊成的,但火龙制作却别有特色。如丰顺埔寨地区的火龙主要是由竹篾制作而成,首先利用竹篾制作火龙的骨架,然后对骨架进行加工,裱上白纸,图上颜色,使火龙初具模型。为了能够使火龙燃烧或者放飞,在纸龙的尾部利用硫磺、白硝、木炭等制成火药,从而在点燃之后火龙能够升空,形成“土火箭”的效果。有的火龙制作比较讲究,在龙身上安装各式各样的烟花,钩饰吐珠、转花等纹饰,从而便于火龙升空燃放时烟花四射。再如汝城的香火龙,龙身全部采用稻草扎制,造型高大威武、结构精美,技艺精湛。

禺北火龙的扎制亦别具一格。大龙头大约长一米,配上各种装饰,重量会达到20多斤,小龙头稍微小一点,重量也会达到十几斤。龙头制作工序较为繁复,且难度较大,主要在龙的嘴巴和眼睛上,嘴巴上下一样大或是上短下长都不好看,龙眼不同于狮眼,它是凸出来的,威严中带着光芒,非常霸气。为了追求更为精致的效果,大都会提前半个月开始制作。传统火龙的龙头是用竹子扎的,以榕树叶扎龙头、龙鳞,以榕树须作龙须,现在逐渐采用铁、LED灯等新材料。首先用细铁丝、铁皮通过电焊、打磨等扎制龙头框架,再用手工的老办法,为龙头添加龙眼、龙鼻、龙耳等,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随后用树枝和树叶装饰其上,取榕树根须和铁树枝做龙须和龙鬃。将根根分明且坚硬的铁树枝叶插在龙头下方,更能显示出龙的强劲,同时也使龙头不易折损。同时,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有的会用手电筒作龙眼;有的会搭配橙色的犄角;有的为了让犄角更有立体感,将废弃的泡沫垫剪成所需形状,包住铁丝,并在里面填充泡沫垫的边角料,用透明胶带将其缠绕出更立体的形状,最后再附上一层橙色的胶带;有的火龙嘴巴增加了张合功能,舞动时红色的舌头和银色的牙齿能更好地展示火龙的勇猛,更显传神等。

至于龙身,由于扎制选用的材料是有韧性的藤类,如果过早扎制,龙身便会干枯,一般而言,龙身扎制会在农历八月十四日开始,随后才与龙头融为一体。火龙,短则10多米,长则30多米。一条30米长的火龙,需要200-300斤的野生藤蔓。[5]龙筋是整条龙的核心,一般用两公分粗的麻绳或具有韧性的野藤条作龙筋,折榕树枝扎成龙身,以榕树叶做龙鳞,带叶的榕树枝作为龙尾。装扮火龙,除麻绳、榕树叶外,大多数会选择彩色灯带、香烛、香火等材料。虽然火龙的材料、内涵和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村民还是希望最大程度地保存和传承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如清湖村虽然在龙身上装了LED灯,甚至在龙身里面加入一定的泡沫,以减轻龙身的重量,但一直坚持用竹篾、榕树、草藤等材料扎制火龙。

火龙分龙头、龙身、龙尾等节,节与节分开,每节扎上一根棒便于执舞,最初采用竹子作为执棒,后来改用铁棒。游龙戏珠,龙珠亦很重要,常常用柚子或者木瓜作龙珠,现多用LED灯装饰,一是与火龙遥相呼应,二是烘托热闹的节日气氛。扎火龙工艺集体协作性较高,需多人共舞火龙同参与。舞火龙石村里的传统习俗,大小村民都希望能参与其中,大家都积极出钱出力扎火龙、舞火龙。 

舞火龙

(三)中秋舞火龙

舞火龙是一项繁重的体力活,加上舞火龙时间较长,所以舞完全程平均每条火龙约需数百人轮流更换。“舞过火龙头,来年就生仔!”当地认为执龙头的男子来年会生男丁,所以在当地执龙头者一般为新婚男子。对望子未得的夫妻而言,舞火龙更是一年久盼的时节。均禾街清湖村对“揸”龙头依旧很重视,龙头手需本村男子竞拍才可得。以前,只有当地男性村民才可以参与舞火龙。如今,一些村还允许外地人参加舞火龙。2014年,白云湖街夏茅村、均禾街石马村就开了让外地人和女子参加舞火龙的先例。

各村的舞火龙各有特色,但大体而言,主要包括采水、起龙、拜祠堂、游龙引福、放龙等环节。

中秋当天,火龙和龙珠制作好后,放在祠堂,接受村民祭拜。祠堂是舞火龙的主阵地,在祠堂内外及广场,挂起灯笼及节庆装饰,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人们往往以月饼与香蕉等水果作为供品,在祭拜台前依次虔诚地上香祭拜,祈祷家里一年顺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傍晚六时,舞龙队舞起火龙去附近的水塘、河边或湖边,将龙头和龙尾象征性地探入水中,寓意着火龙被赋予神奇的力量,这即所谓的“采水”。采水后,火龙重新返回祠堂,用支架架起。七点左右,等舞火龙村民们吃完晚饭,就开始起龙,起龙即为点睛,用新开封的毛笔蘸取清水轻点龙的眼睛,负责点睛的是村里年长高寿的老人,一般还要求家中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因为他们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亲历多年的舞龙,是最具资格宣布火龙开始的人。龙身上每隔80厘米放置一油盏,起龙后,大家将点燃的香火插在龙身上,并点燃油盏,为安全起见,且营造火光效果,龙身部分还会放置灯。村民开始燃放烟花、鞭炮,火龙在祠堂前拜舞,烟火璀璨,场面十分壮观。拜完祠堂后,盛大的“火龙巡游”便开始了。火龙走街串巷,为全村人祈福。手执龙珠的人有节奏地吹着哨子在前面引路,火龙跟着龙珠游动。执龙头者随着锣鼓点会做出各种动作,或进或退,或舞或止,在舞火龙中起着领军作用。清湖村当地讲究“摸过龙,龙咁旺”。经过每家每户时,户主会出门放鞭炮喜迎,并会端出一盘食物,舞龙者势必哄然抢食,听说吃得越干净,得到的祝福便越多。伴随鞭炮声、锣鼓声,围观民众会“喔”、“喔”、“喔”地喊舞火龙着为“火龙”喝彩助威。按照当地习俗,小孩摸了“火龙”须,可健康平安长大,亦寄托了“望子成龙”的美好心愿,所以老人们常常带小孩去摸用榕树根做成的龙须。“摸龙头,有人求;摸龙身,有金银;摸龙尾,顺风水。”很多本地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带着子女前来抚龙。各片区会有自己的一个集聚地,如均禾地区各村火龙互拜祠堂、为村民祈福后便汇集到当地均和公所前进行汇演,现大多会集聚在清湖牌坊,共庆中秋;夏茅各村的火龙除巡游每条大街小巷,为全村人驱灾祈福外,都会到北帝庙前集中表演;江村各条火龙最后会汇集到夏茅村北帝庙门口的文化大广场进行汇演,掀起舞火龙的高潮等。巡游结束后,有的将舞过的火龙焚化;有的将它放入河里,寓意“龙归大海"。至此,舞火龙活动就结束了。中秋舞火龙,甚至觉得比过年更热闹,更具意义。 

舞火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禺北舞火龙

(一)节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2011年6月中国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纵观舞火龙的发展历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舞火龙显然属于传统节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禺北舞火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

禺北舞火龙具有活态性、世俗性、生活性和群体性等显著特点。

1.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化性,说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这种活态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口头传说和表述及其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的文化内涵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通过人的活动传达给受众(或物体)。”[8]禺北舞火龙产生于禺北人们的生产或生活需要,后来逐渐演变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制作火龙的材料加入了新的现代元素——铁、手电筒、塑料等,参与人员由单一的当地男性村民逐渐变得多元化——外地人、女性、小孩如今亦加入了舞火龙的行列等,这些种种因素使得舞火龙逐渐成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充分展示了其进步和发展的活态性。

2.世俗性

世俗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人民生活,在人民的生活中发展而来,反映了当地人文环境、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禺北舞火龙是禺北人庆祝中秋佳节的重要民俗活动。历史上,人们大多祈祷来年生男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如今,舞火龙的内涵丰富了许多,村民还希望通过舞火龙,传承传统文化,祈祷国泰民安。

3.生活性

生活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中秋佳节,禺北的均禾、清湖、白云湖和江村等地村民自发制作火龙,举行舞火龙仪式,已然成为禺北人欢度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禺北舞火龙的制作材料——榕树枝、藤蔓等来源于日常生活环境,取材于自然,最后龙归大海后,村民亦会及时将火龙打捞回收,以避免给河道造成污染,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

4.群体性

群体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于群体并在群体中盛行。禺北舞火龙自其历史发展渊源、制作工艺、仪式流程至当今发展状态,都是大规模的集体性民俗文化活动,提倡人人参与,群体性极强。以舞火龙人数为例,据清湖村李叶细介绍,20米的火龙大约200斤,可由20位龙手进行舞动,其中龙头需要6人齐舞。据夏茅村村民介绍,夏茅村一条普通的火龙需要70名村民合力才能舞起来。当晚从8点到10点,轮流几班人舞动一条火龙舞完全程,需要300多人,全村9条火龙一起舞起来,则需要2000多人。[9]参与人数特别多。同时,这也是村民们的一项集体文体活动。舞火龙的活态性、世俗性、生活性和群体性四大特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促使禺北舞火龙生机勃勃,延续至今。

三、禺北舞火龙的保护与传承

(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作为禺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龙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舞火龙的研究、保护、传承及宣传力度,配备专职人员从事舞火龙保护传承,收集并保存舞火龙的代表性资料及事物,维护传承教学场所等。2009年8月,舞火龙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被列为第一批白云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被列为第五批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列为第九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自2012年起,每年中秋佳节,白云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均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以舞火龙习俗为主线,融合全区各镇街民俗荟萃打造了六届广州白云火龙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视听盛宴,亦增强了白云人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火龙文化节已被打造成为白云区的“一区一品牌”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舞火龙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如今已然成为禺北地区的一个历史文化名片。

(二)保护与传承的危机

禺北位于城郊结合部,且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进程中,社会的生产方式、生存环境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如因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大多人不愿学习火龙制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传统火龙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科研力量单薄,无专门科研组织或机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专门保护、指导;目前未确定火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文化传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影响及舞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效果等。

(三)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1.增强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人,因此要保护和传承舞火龙,亟需提高人们对舞火龙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当地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应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在耳听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引导大家自觉投身到舞火龙的保护和传承中去。

2.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传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表述、表演者和传统工艺技能的操作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文化创造的主体,最具有能动性,处于‘活态’文化的核心地位。”[10]因此要做好文化传承人的选择工作,建立舞火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调动各部门及民间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禺北舞火龙保护传承机制。

3、打造禺北舞火龙旅游品牌

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利用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高品位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开发旅游,吸引游客,同时,又以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娱乐性强、休闲功能完备成为提升旅游产品层次、扩展旅游项目的重要资源。[11]舞火龙是禺北土生土长、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一种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体验式旅游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可以依托广州丰富的客源。舞火龙可充分利用其当地特殊的人文背景和地理环境发展旅游业,打造地区旅游品牌,在旅游开放过程中,宣传火龙文化,使舞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生机与活力。

本文作者:刘艳(单位:广州市白云区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

本文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注释

[1]方武祥:《八月中秋舞火龙》[M]。广州: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宣传部,出版时间不详。

[2]黄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丰顺埔寨“火龙”研究》[J]。《大舞台》,2016年第五期第90页。

[3]刘小林、曹雄清、杨锦芳等:《汝城香火龙》[J]。《新湘评论》,2013年第七期第47-49页。

[4]顾慧敏、吴铭:《情暖中秋夜》。南方都市报,2017年10月5日,第AA01版。

[5]史阳:[白云工匠]《均禾街清湖村“龙痴”黄鉴豪:痴迷火龙20载,技艺精益求精》。《白云时事》,2017年7月12日,第3版。

[6]王玲、党英伟、黄剑丰:《年年岁岁舞火龙岁岁年年有不同》。《白云时事》,2016年9月8日,第3版。

[7]刘喜冰、党英伟:《中秋舞火龙:郊野民俗舞上广州大舞台》。《白云时事》,2015年9月28日,第3版。

[8] [10]李晓东:《无形文化遗产特性观察》[N]。中国文物报,2004年11月26日,第5版。

[9] 《火龙腾舞万人空巷》。《白云时事》,2014年9月10日,第3版。

[10]欧阳正宇、彭睿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41页,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