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推荐关注 > 湾区故事

湾区好故事|修复百年织物,传承忠孝精神

发布时间:2021-01-20 10:18:40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张笑艳  |  责任编辑:

【编者按:“湾区好故事”是由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设立的,叙述大湾区普通人的闪光点、分享亲历者的感想、留存建设者的记忆、记录大湾区建设宏伟征途、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正能量的专题栏目。伴随粤港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大湾区承载着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的梦想,每一位在湾区生活的人都是湾区发展成就的实践者、见证者。】

何真祠堂

沉睡61年的织物在宗祠再度挂起,一代大将精神延续

2020年3月28日早上8点,货车到达,我指挥工人把长达2.8米的定制木箱从10楼抬到楼下,继而小心翼翼地装进货车。静躺在箱子里的是一卷巨大的织物——清代何真家族诏书丝织品。将近三个月的修复,织物终于要物归原主。

30分钟后,我们抵达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石龙坑岗头村靖泽堂。岗头村村长何成洲与一众同事,还有来自茶山的何氏宗亲早已等候多时。我打开箱子,抬出织物,在众人面前缓缓摊开。它曾经是如何的破旧不堪,一碰即碎,今经过修复已恢复原貌,内容清晰可见。事隔大半个世纪,初见它的小毛孩已是耄耄老人。

三个月后的7月3日,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何真家族诏书丝织品自1958年在祠堂撤下收藏起来后,首次被悬挂在何氏宗祠里。何氏族人齐聚祠堂,瞻仰先祖遗物,聆听老先生讲述先辈的光辉事迹。

修复后的织物首次挂上祠堂,宗亲们前来瞻仰

我在一旁目睹织物徐徐升起,看着那一张张专心听讲、神情凝重、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比起此文物自带的历史意义,我更强烈感受到此物对何氏后人精神信仰的重要性。修复技艺的神奇与伟大、修复的意义、修复师的职业价值,我在那刻都有着最深刻的感受,能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静默了166年的流传,“东莞伯”何真的家族荣耀

东莞历史上能载入国史的人物不太多,明朝的何真算其一。何氏家族为元明之际岭南地区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曾在岭南一带为官,后因担忧兵燹而弃官归莞,组织地方武装来保卫乡里。明太祖朱元璋对其保境安民的做法大加赞赏,为其加官进爵,厚其食祿,特赐“东莞伯”称号,并在洪武二十年岁次丁卯(1375)八月给何真颁布诏书,诏书中立誓,除非造反,如犯死罪则本人免死两次,子孙免死一次。

但后来,何真家族陷于蓝玉案被诛九族,何真在京当官的儿子皆丧命,唯五子何崇因身在东莞茶山得以幸免,时日有人告诉何崇其家族出事,何崇立即携眷连夜出逃至今深圳香港一带的荒岛避难,直到朱元璋去世,新帝上任大赦天下时,何崇才回到东莞。因茶山的住所已被抄家,幸其家族在寮步石龙坑晃岭尚有田地,何崇便在晃岭扎根下来,并把家族故事写成《庐江郡何氏家记》。而这个叫“晃岭”的地方,后来便是今天的石龙坑岗头村。

岗头村靖泽堂

诏书后来在动荡中遗失,直到咸丰甲寅(1854年)正月人日,第23世师侄孙何仁山有感于先祖事迹,请人重写重装成一卷丝织物,以金粉小楷抄写诏书内容,用盘金绣绣成福禄寿八仙,工艺精细用料讲究,以此彰显家族荣耀,并代代流传。

何崇生四子,两子迁至今深圳,两子留在东莞生活,此丝织品便一直被留在东莞何氏后人手中,代代相传。

据现年77岁的老村长何坤礼(今岗头村村长何成洲之父)回忆,此织物一直悬挂于村祠堂。集体公社时代大家常一起聚在祠堂(食堂)吃饭。1958年某天,村民看着这织物上的油渍,便讨论需要收起来保护。那天过后,何坤礼把它折叠起来,用油纸小心覆盖后放在箱子里封存。多年来,世事变迁,织物也逐渐被世人遗忘。

90年代初,有人想起这织物。当时的村干部翻出来后发现其拉裂严重,便让一间制衣厂帮忙,在它四周围上一块布用以保护,完工后便重新放回箱子锁起来。

直至2019年4月,现任村长何成洲邀请东莞文史专家刘松泰为岗头村撰写村史。编撰村史需要各种事物参考,何成洲被长辈提醒有此一物,便寻觅出来,并决定找人修复。

这卷流传了166年,沉睡61年的织物,终于要重见天日了。

深思方案保周全,迎接“史上最难的挑战”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这卷织物时的心情,我兴奋不已——没想到东莞民间居然有这样珍贵的文物!但它现状并不理想:缎本通体发脆,多处开裂或缺失,文字部分的金粉掉落,刺绣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掉线。

修复前

何成洲希望我进行修复,我深思熟虑后,把两种修复方法和各自利弊写清楚,形成方案交给他,让他们自行决定。如果选择织物修复方案,我便把它转交给专业的织物修复师;如果选择字画装裱方案,那么我将自己进行。

丝织品的修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缺失部分用丝线根据经纬“新织”上去,以此填补空缺,这样的好处是接近原物,但如果再次悬挂便可能因承力不够而造成新的断裂;而另一种则是如字画修复装裱般补洞贴条,并垫一层纸来整体加固,好处是兼顾所有材质的拉力问题,但成品会略硬。

不管是哪个方案,织物2.5米宽、3.5米高的尺寸都让实操难度加倍。对于一个修复师来说,重要的作品是在职业生涯上可遇不可求的。我要自己做吗?我能行吗?正当我反复思虑之际,村长告诉我村集体最后选择了字画装裱方案。接下任务的我既紧张又兴奋。

随后我奔赴南京,参加国家艺术基金举办的名人手稿修复人才培训项目。在南京多位前辈的搭线推荐下,我找到现如今仍手作传统真金箔、做金丝线的王成老师,为织物配好了合适的修复材料。在这段时间,我请教故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的诸位老先生,并前往中国丝绸博物馆了解丝织品修复,吸收经验。

一次对修复技术与体能都极高要求的百天工作体验

实际修复前,我与我的师父看着实物反复研究,讨论修复方案。虽然还没动工,但我已假想过无数遍操作。

我把织物分成三段进行操作,每一段都围绕六个核心内容展开:拆线、清洁、去菌、补洞、覆背、锤实。简简单单的12个字,操作起来却并不轻松:线位不少地方发霉,味道很重;实物尺寸大,不可控风险随之增高……而每天超过12小时的站立和接近九十度的低头弯腰,对我的身体来说更是巨大的挑战。而除了手上的劳作,我在脑海中无时无刻不为第二天的修复工序进行预演,查漏补缺。

清洁发霉

尽管面对体能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但我没有太多怀疑和担忧,只是在思考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考虑到操作安全性,织物经过第一阶段的修复与覆背后,我并没有把它上墙绷平。因为个别位置虽然因缎本收缩或原本走丝拉扯而略有微鼓,但整体看起来已经很平整。

从织物的修复,到恢复它的包边悬挂结构,再到木箱的定制,每一个步骤都有其操作要点与陷阱。将近一百个日夜的劳作,当中的压力与辛酸,恐怕只有从事修复工作的人才明白。只有当看见我的师父前来探问、指导时,我紧绷的情绪才略微放松下来。因为每当别人说好的时候,只有他才会感同身受地说一句:“哇,好辛苦啊!”任何人说好我都会怀疑,但只有师父说的才令我相信。

利用与传承,让文物活起来

在修复这卷织物的过程中,我深感岗头村村领导与何氏族人对这事的关切和对先祖遗产的珍视,这令我十分动容。清代何真家族诏书日后会在重要节日挂起,在何氏后裔面前展示。

同时,我还为该村的一位先生修了三张祖传太公画。老先生说,他会在家族聚会时把修好的太公画挂起来,让子孙后代瞻仰先祖。

左:修复师张笑艳、文史家刘松泰、村长何成洲及石龙何氏后人何焕坚

我认为,这卷织物作为远古先祖与今天后人之间的纽带,这份踏踏实实的“忠孝精神”的教育,能让历史在今人面前不再抽象,更好地传承家族荣耀和向贤思齐的文化;这类民间文物在民间,虽然没有恒温恒湿的理想保存环境,但可以用除氧剂、无酸材质、空调控温等方式进行保护。我想,如果文物被善待呵护的同时,还能继续发光发亮,为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与引导,那么也是它们的意义了。

本文作者:张笑艳(作者为修复师)

本文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