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推荐关注 > 湾区故事

湾区好故事|善以诚可达 国家系于心——记台山旅港实业家陈策文

发布时间:2021-04-25 09:17:36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何志恒  |  责任编辑:

【编者按:“湾区好故事”是由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设立的,叙述大湾区普通人的闪光点、分享亲历者的感想、留存建设者的记忆、记录大湾区建设宏伟征途、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正能量的专题栏目。台山素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这里有旅居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华人华侨,他们的故事是从未远离的家国情怀,是对故乡抹不去的牵挂。】

有一位知名实业家,在家乡捐巨资兴建学校、医院、修路搭桥……几十年如一日,持续不间断。他说:“为家乡人民做善事就是我的利益。”他,就是台山市旅港乡亲陈策文先生。

陈策文先生是台山市斗山镇墩头村委会均安村人,出生于1932年。他于1953年从广州赴香港发展,创立了香港群策(集团)有限公司,并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后来,又先后创立了策文发展有限公司、群策置业有限公司、浩策企业有限公司,以及宝必兴有限公司等企业,经营地产业务,拓展远至美国、加拿大,在历经几十年艰苦拼搏后,成为香港工商业界巨子之一,饮誉香江。

陈策文先生热爱家乡,乐于奉献,为家乡兴办学校、医院、交通等公益事业,共捐资超过8000多万港元。

陈策文先生心系故里。1978年,他回乡探望家人和乡亲,出资绿化村场、铺设水泥村道,建设文化楼,还捐了一辆货车给家乡发展生产。从此,开始了家乡的公益慈善捐赠事业。

斗山陈策文大桥

1992年8月起,陈策文先生先后捐款兴建由斗山镇上阁桥头至端芬镇海口埠、全长7公里的策文公路;2006年,捐资1500万港元,兴建斗山镇陈策文大桥和引桥公路。陈策文公路和陈策文大桥在台山最大平原——矬峒平原中心地带,把广海湾的冲蒌、斗山、端芬、都斛、赤溪、广海等6镇的交通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对开发广海湾地区起着重大的作用。

斗山墩头华侨中学

兴学育才,是陈策文先生报效家乡的心愿之一。1980年,陈策文发动捐资并带头捐资150万港元兴建斗山墩头华侨中学,之后又发动儿女捐建教学楼,不断完善学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40多年来,他为该校奖教奖学、培训师资、添置设备、绿化校园等共捐出1000多万港元。1983年,陈策文参加创建斗山六村提领中学的筹建工作,除自己带头捐款外,还发动乡亲募捐,终于筹得451万港元,于1984年11月,在斗山中礼鳌山北麓建成了一座花园式的提领中学。

台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大楼

台山市保健院全景图

陈策文先生慈善济世,为梓里乡亲健康平安着想,关爱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从1987年起,他单独捐资1300万港元建成斗山医院。2008年10月11日,市政府将斗山医院更名为台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他再捐资500万港元,支持医院扩建第一期工程。陈策文关心妇幼保健院建设,慨捐420万港元,于1997年7月建成一幢高8层半、建筑面积5333平方米的医院大楼。2003年10月,陈策文夫妇回到家乡,又一次捐资72万港元,购买先进医疗专用汽车给市妇幼保健院和斗山医院。2004年,陈策文又认捐250万港元,在市妇幼保健院新建一幢综合业务楼。2007年2月9日,台山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建院55周年庆祝活动,陈策文先生再次捐资300万港元给该院兴建儿童保健大楼。

2012年3月23日,陈策文捐资700万港元,支持台山陈颍川纪念馆建设。

陈策文先生乐于奉献,爱心无限。他说:“我为家乡的发展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能给家乡修建起桥梁、医院、学校、马路,帮助家乡发展起来,给人们带来好处,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这,就是陈策文先生的高尚风格。2007年11月,在台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百年陈宜禧,世纪新台山”活动庆典大会上,陈策文被市人民政府颁授“建设台山特别贡献奖”,台山市政府还将台城银河路命名为“策文路”。2008年10月,江门市政府授予陈策文为“江门慈善家”。

2010年12月,陈策文先生荣获“中国南方•华人慈善人物奖”!在颁奖大会上,陈策文先生说:“善以诚可达,国家系于心,这是我对慈善的理解。”他说,为国为民做善事也要真诚,国家和家乡有什么需要,我就支持帮助什么!

本文作者:何志恒

本文系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