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新基建

深圳新国土空间总规:引导居住空间在都市圈协同布局

发布时间:2021-06-15 09:14:45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王凯  |  责任编辑:

原标题:【先行示范区】深圳新国土空间总规:引导居住空间在都市圈协同布局

6月11日,深圳最新版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揭开神秘面纱。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简称“总体规划”),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其中,颇受关注的一点是,到2035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或将控制在1900万。

《总体规划》提出,基于资源环境紧约束的现实状况,综合考虑城市宜居水平,按照1900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按照2300万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行政管理、医疗等公共服务和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

在深圳当前新的人口形势之下,一些规划指标也发生了变化。譬如,《总体规划》提出,加大居住空间供给,到2035年新增各类住房200万套以上,对比此前提出的170万套,增加了17.6%。

据了解,本次总体规划是深圳经济特区40年以来第四版法定的总体规划,也是国家规划体制改革后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

未来15年年均新增人口将低于10万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深圳2020年常住人口已达到1756万人。在未来大约15年的时间里,深圳的人口增量空间大约为144万,年均增量空间不足10万。

此外,《总体规划》提出,到2035年,按照2300万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一些基础设施。

可供参照的是,广州曾在《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中提出,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要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考虑到深圳的面积仅有约2000平方公里(不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广州则有7000多平方公里,深圳设定1900万人的常住人口目标,似乎并不算低。

就在不久前,深圳发布了新的户籍政策征求意见稿,拟将人才落户的学历底线要求由大专调整为全日制本科,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基本年限由5年调整至10年,老人随迁将子女入深户时间要求由8年调整为15年等。

但即便如此,相比于北京、上海,深圳对符合一定年龄条件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士仍然敞开了户籍大门。并且,深圳在最近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在册户籍人口超过780万人。

据南方都市报不久前的报道,至2020年末,深圳全市在册户籍人口达到587.4万。即在册户籍人口仍有接近200万的增量空间。

在上一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深圳曾提出到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万人以内。如今,深圳实际的人口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限定的数字,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深圳的公共服务配置带来了压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周仲高向记者表示,深圳未来人口增长主要是受土地空间的制约,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过快的人口增长会给公共服务供给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与人口生产生活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以跟上,就会降低城市品质。因此,对于深圳来说,未来人口发展的战略重心应是提质量与优结构。

人口向都市圈溢出

从过去10年的情况来看,与深圳邻近的广东东莞、广东惠州常住人口分别增加了225万和145万,增速分别为27%和31%,在广东省各市中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

这一定程度受益于深圳的“溢出”。譬如,广东东莞披露,过去10年,有7个镇街人口增长超过10万人,依次为:广东东莞大朗镇、广东东莞虎门镇、广东东莞塘厦镇、广东东莞长安镇、广东东莞南城街道、广东东莞厚街镇、广东东莞东城街道,前四个均属于广东东莞南部临深镇区。

此外,从广东东莞各镇街(园区)常住人口数占全市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比重增加最大的是广东东莞大朗镇,从3.78%上升到5.32%,广东东莞松山湖产业园从0.49%上升到1.15%,后者因为承接了华为终端总部而广为人知。

广东惠州的大亚湾、惠阳这两个临深区域,过去10年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131%和68%,在广东惠州各区中最为突出。

深圳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至广东东莞、广东惠州的城际出行每天约为140万人次,而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至620万人次/日。

在观察人士看来,临深片区成为了深圳都市圈人口流入最密集的地方。如果说,过去这一现象更多是基于市场驱动自发形成,那么未来深圳官方将可能更多地去促成人口向都市圈疏解。

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提出,建设跨市域的大型安居社区,创新城际住房合作机制。

此次的总体规划在提到“更高品质的居住空间”时也提出,合理布局居住用地,促进职住平衡。在都市核心区内重点增加小户型和租赁性住房;引导居住空间在都市圈协同布局。

2018年,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就曾以总价18.8亿元竞得东莞塘厦约3.9万平方米的商住地,这也是人才安居集团首次异地拿地。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是专门从事深圳市人才安居房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政策性市属国有独资公司,通过国有化运作和市场化手段,重点打造“四个平台”,即人才安居房投融资平台、建设和收购平台、政策性人才住房供给平台以及政策性、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平台。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跨市域人才安居项目在“十三五”就已有一些动作,未来随着深圳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间的轨道交通联系愈发紧密,将可能更有效解决深圳的人口和居住问题。(记者/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