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湾区文旅

规模扩两倍 旧址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1-06-22 09:04:12  |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卜松竹  |  责任编辑:

原标题: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接待参观服务能力达70万人次/年 规模扩两倍 旧址焕新颜‍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外景

红色广州英雄城市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开馆特别报道

2021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以下简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竣工,重新开馆。作为广州重要的红色史迹,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在闭馆升级改造期间已经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它将以怎样的新面貌与市民见面,接下来一起走近看看。

巧妙融入镰刀锤头元素

风格与周边建筑基调协调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黎淑莹介绍,改扩建后,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占地面积为668.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05平方米,规模比之前扩大了两倍,能够详实完整、鲜明生动展示中共三大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同时,接待参观服务能力可达到70万人次/年。陈列馆的改扩建设计巧妙融入党徽镰刀和锤头元素,以抽象元素与建筑体量的巧妙组合,构成突出的建筑语言;而榫卯结构的交织形式,表达了榫卯共握、工农同心的设计理念。

黎淑莹说,根据《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街区内建筑高度需要控制在12米以下,在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不得改变街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所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设计时,在立面材料上采用大量红砖垒砌的方式,与周边新河浦建筑的基调协调一致,同时寓意在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力量,万众一心。

黎淑莹还介绍,为了让地上展陈面积尽可能扩大,此次项目设置地下两层用于设备房、消防水池、文物库、电房,为此扩建部分基坑面积430平方米,深度达11米,周边环境复杂,四周既有历史建筑,也有居民楼,西侧紧贴旧陈列馆、二者净距仅2米,南侧基坑离周边居民房屋最近距离仅3米,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严格。经专家论证讨论及研究,最终确定基坑采用旋挖咬合支护桩支护方式+长短臂挖掘机土方开挖方式,仅用时70天完成基坑支护阶段施工和土方开挖。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设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全面展示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大会确定国民革命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揭开大革命的序幕。

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等。这里开展形式多样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成为广州最有热度、影响最大的红色史迹点之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朱海仁表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完成改扩建,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扎实深入开展,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使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阵地。(文: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张琳 图:记者/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