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山里的美育实验
美育,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是满足基础知识教育之后的个性探索。
在广东,一座大山深处的小镇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近年来因为涌现出一批获省级奖项的学生美术作品,吸引了不少关注。
继2019年广东省农村学校美育汇报交流会在石潭镇举行后,今年2月,省教育厅美育文件起草粤北调研小组赴石潭镇开展美育调研。到访的人们试图理解,美育的种子是怎么来到大山里的?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乡村学校如何开足上好美术课?持续多年的美育实验,又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一眼望去,这里似乎找不到适合艺术“生长”的土壤。
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藏”在粤北大山深处,境内石灰岩山丘此起彼伏,通往镇子的主干道上,散布着些水泥厂和汽修店。
但是,倘若你走进任意一所学校,就会发现这个山区乡镇的另一面——许多色彩斑斓、材料特别的画作被放在校园最显眼的位置。这些画作来自最日常不过的美术课。
石潭镇有中小学18所,在校生约5000人。不同于大多数学校将艺术课仅仅当副课,石潭把“美育”提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位置,成为一种基础教育阶段的有益尝试。
为了留住学生
2011年8月,现任石潭镇中心小学校长的邓国生调入石潭二中担任副校长。彼时,居高不下的辍学率正挑拨着乡村学校的神经。
“以前一周里总有那么两三个打架斗殴、发生家庭矛盾之类的事,每天大量学生逃课打游戏机。”邓国生说。
2011年—2015年期间,石潭镇学生流失较多,其中很多人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据统计,全镇辍学率一度高达30%以上。
经过调研和家访,石潭的教育者发现,学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家庭因素紧密相关。过去10年,石潭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像大多山区乡镇一样,石潭一度把教学重心集中在传统文化学科。但是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吃力,加之山区上学路途遥远,导致不少学生厌学辍学情绪严重。
怎样才能把学生留住?石潭各所学校想尽了办法,比如,建立学生互助小组、送家长会下乡、加强学生考勤、进行每日师生谈话等。然而,“控辍”效果并不理想。
清远市教研院美术教研员黄伟明参与了石潭美育的全过程,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清远市教研院时任院长邓溯明了解到石潭学生流失的情况,提出通过优化课堂和课程留住学生。第一课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太难,就开展体艺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去学,“课堂有吸引力,学生自然留下了”。
在清远市教研院的指导下,石潭二中成为全镇首个“吃螃蟹”的学校,一场体艺第二课堂课程化探索开始了。
押注第二课堂
这场探索首先要解决的是人员、场地和制度完善的问题,即让体艺第二课堂像文化课一样有专任教师、固定的场地和时间,并对课堂成果进行考核和展演。
2013年底,作为市美术教研员,黄伟明开始接手推进石潭二中第二课堂。美术出身的他加强了艺术介入,指导学校打造艺术项目,并逐阶段提出改进建议。
在有专业人士指导的基础上,石潭二中还对非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并从家长和社会团体中,寻找有体艺特长的人来做辅导老师。
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直观地反映在课时量上。石潭二中将第二课堂的时间在开学之初就编入课程表,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去,同时也作为科任老师的工作量计算。
渐渐地,景泰蓝、十字绣、足球、民族舞等一批课程项目开设起来。
开设第二课堂后,校园文化节成为作品展演的重要场所,每幢教学楼的走廊、楼梯和一楼的通道边,均悬挂、摆设了学生作品。
当自己的作品被挂上墙壁,当获得来自各方面的鼓励,许多“学困生”在体艺活动中发展出兴趣、培养出特长、找到了自信,最终能坚持完成学业。2014年以来,石潭二中中考体艺特长生人数逐年增加,五年内美术及体育特长生升学人数从不足10人,分别升至近40人和50余人。
不过,体艺第二课堂的经验并没有被迅速复制。生长在应试教育土壤中的乡村学校,不仅短时间内无法摆脱惯性,而且专业师资缺口较大。
转机发生在2016年。石潭二中的25件景泰蓝作品,登上了第26届中南六省(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协作交流会作品展演活动。作品得到省内外专家的好评,被认为“紧贴生活”“扎根乡土”。负责景泰蓝项目的美术指导教师,在后来清新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奖励和晋升机会也随之而来。
“这个成功的案例,让其他老师看见了希望。”黄伟明说,石潭中小学开展美育实验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探索乡土美育
石潭镇各校边试边行,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艺术社团等活动相继落地,并确定共同开展以“农耕记忆”为主题的美育项目。
石潭镇在粤北大山中偏安一隅,农事耕作底蕴深厚。如果美育走发达地区、大城市的路子,对山区孩子来说反而无从着手。而乡村随处可见竹壳、石头、农耕器具等,还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南楼小学是一所“小而美”的学校,校园被田野和山峦环绕,全校有16名教职工、百余名学生。
邵晓玲是南楼小学唯一的美术教师,2017年调入这所村小时,她发现美术课都是用来自习的。
在一次赴成都学习交流中,邵晓玲接触到木刻,想到自己的学生喜欢用刀和笔刻桌子,她便想,不如把这股好动性引导到课堂上。于是,她发动孩子们捡来许多木头木碎料,有烧火的木材、装修边角料。这些木头往往质地硬实,雕刻不易。经过反复尝试,师生一起摸索出原木刻画的创作步骤。学生从刚开始“怕学不好”“瞎铲”,到后来逐渐掌握技巧,纷纷感叹原木刻画“很有趣”“太神了”。
学生掌握一定美术基础后,邵晓玲再尝试把地方非遗文化融入美术课堂。在以“石潭蒲坑茶文化”为主题的美术课上,她介绍了蒲坑茶的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中安排了情景剧。
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南楼小学,石潭镇其他学校纷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探索乡土美术课程。
例如,大岩小学坐落在滨江之畔,师生到校门口的河滩上捡石头,结合石头本身的形态、纹理等自然属性进行艺术创作;石潭镇二小有大课间跳绳的传统活动,在此基础上,师生运用毛线制作拼贴画,田园风光、劳作场景等皆入画中。
画作中吐心声
美育注重动手创作、淡化分数导向,会更容易让孩子展露出闪光点。
邵晓玲常提到一个孩子,叫梁美玲。这是个清瘦的女孩,眼神羞涩,笑起来嘴角边露出一双梨涡。美玲的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作为三个孩子中的长女,她平时除了帮忙干家务活,还要做手工串珠花赚钱。
在邵晓玲的印象中,美玲一度“很内向也没有自信”,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平时画画勾线都不动笔,因为怕自己做不好。直到五年级,所有同学都在做原木刻画,美玲被大家的作品吸引了,她在课间找到老师,表达了学画的愿望。
“刚开始我以为美玲没什么天赋,后来发现她画得比谁都好。”邵晓玲认为,美玲的作品想象大胆、观察独到,色彩运用也很有个性。她多次在课堂上把美玲的作品拿出来让同学们欣赏并加以表扬。女孩也很受鼓舞,她发现,原来除了语言,人与人还可以用绘画交流。
去年,邵晓玲交给美玲一些木板,让她自由创作,女孩选择了“梦想”这一主题。
“你有什么梦想?”
“老师,我不敢说出来,实现不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你想做什么呢?”
“我想成为一名歌手。”
“你努力一下或许可以成功呢?”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女孩说:“我也觉得自己可以努力一下。”
在美玲制作的木刻绘本中,其中一页有个扎着双马尾、穿裙子的女孩,旁边刻着一行文字“我想成为一名歌手!”她把绘本交给老师,说这就是自己的心声。
邵晓玲认为,与城市孩子相比,乡村孩子往往性格敏感、不善表达,但艺术给了他们更广阔的空间,“有艺术相伴,孩子的性格、心性成长都会更完善。”
有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回家也在做木刻,对电视和手机的兴趣大大降低了。
向第一课堂渗透
随着实验推进,艺术师资短缺的问题越发突出。
石潭镇在职在编美术教师9人,其中专职2人,其他都为兼职,临聘3人兼教其他学科。
为解决美育师资不足的问题,2017年底,清远市美术教研联盟石潭实验基地在石潭一中挂牌成立。教研联盟整合区域师资力量,组织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交流学习、研课、展览等活动,并为石潭引入市级美术教育资源。
黄伟明每月至少一次到石潭指导教研工作。他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学段(1-9年级)跨度大、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逐渐浮现,“部分执教教师非美术专业,能上完整的一节美术课,已经实属不易了。”
对此,教研联盟提出“全员美育”,吸纳非专业教师加入到美育教学队伍中。
目前,清远市美术教研联盟石潭实验基地共有15所成员学校,开设了18个美育特色项目,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由非专业教师主持。例如,学体育出身的大岩小学校长伍世泽,在其他专业教师的帮助下从零开始学美术,带领学生打造石头画;安东小学语文教师张曼媚和学生一起边学边做纸浆画。
在取得前期成效的基础上,2020年以来,石潭镇开始探索全科美育,推动美育元素从第二课堂向第一课堂延伸渗透。“乡村孩子基础薄弱,我们通过艺术手段切入,让学生对课本知识产生兴趣,进而把教学质量提上去。”石潭镇中心学校业务副主任刘勇谦说。
推动美育渗透到文化学科中,首先要让非艺术专业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非专业老师刚开始接触美育,观念上肯定难以适应,还有些老师理解错了,以为上文化课必须要用美育元素。”刘勇谦说。
对此,石潭镇举行研讨会普及全科美育的理念,并在教研活动中提升教师对这一模式的认可。
美育和文化课碰撞出新的火花。学生打着拍子读古诗,为语文课文画插图,通过唱跳、游戏等形式学英语……如今,在石潭镇的校园里,这样的场景正越来越多。
教育部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近日,教育部通知明确,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艺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记者/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