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潜力大 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显示
市场对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深港澳的跨境金融服务有何需求?记者在梳理近日发布的《深港金融合作市场需求问卷调查报告(2021)》发现,深粤以及港澳的个人受访者对于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旺盛;受访的在深企业及金融机构则普遍认为,当前深圳金融开放程度较高,期待进一步优化跨境金融管理,推动规则趋同,跨境融资和支付结算进一步便利化。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认为,调查报告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满足各类市场主体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提供定制化、专业化金融服务,指明了路径,为政策制定者针对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旺盛的特定领域和特定对象,精准设计开放创新方案提供了依据。
●数字人民币被各方广泛看好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加快,三地居民互动日益紧密,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调查报告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地域深粤个人受访者的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旅游、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则位列最希望在港澳享受的服务前三位。
报告显示,深粤以及港澳的个人受访者对移动支付存在较强需求,其中手机支付以及支付宝/微信的重要性评分均高于其他;在投资场景下,深粤个人受访者希望在港澳享受的金融产品需求集中在股票、基金和保险等产品;而受访的港澳居民则希望在内地配置人民币存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和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三地的个人受访者均认为,人民币在港澳便利使用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而数字人民币未来跨境使用有群众基础。近50%的受访深粤普通居民认为人民币在港澳使用的便利程度有待提高;40.1%的受访港澳普通居民和32.9%的受访港澳高净值人群在本地购物消费时从未使用过人民币。此外,超过五成的深粤个人受访者认为数字人民币未来会成为一种新型且安全的支付方式,能够提高交易、转账的效率和安全性。
●受访企业认为银行融资需求将增长最快
总体来看,在深受访企业对我国和深圳当前金融开放程度评价较高,下一步可继续稳步推进金融开放。但不同企业对金融开放方向的期待和需求呈现不同特点,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可以推动人民币在深港澳成为主要使用货币,期待进一步优化跨境金融管理、便利跨境移动支付。
关于未来深港澳合作方向,76.0%的受访企业认为应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使用货币;50.8%的受访企业更倾向支付结算方面进一步开放,特别是有接近三分之二的生产型(64.1%)和外贸型企业(61.5%)期待这一领域更加便利化,表明在受访企业看来,跨境支付在开展跨境业务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
记者注意到,在深的受访企业对于与自身业务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和未上市企业股权等跨境金融产品的兴趣较高,认为跨境融资是未来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深港澳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后,受访企业认为银行融资(57.7%)需求将增长最快,其次是股权融资(19.9%)和债券融资(12.4%);在跨境金融机构选择上,受访企业最倾向与境内外分支机构较多的国有银行(60.8%)开展跨境业务合作,其次是股份制银行(20.4%)和外资银行(17.4%)。
●金融机构期望推动资本项目开放
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在深金融机构期望在深港澳推动资本项目开放,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使用货币,发展金融科技,推动规则趋同,跨境融资和支付结算进一步便利化。
证券类受访金融机构对于进一步金融开放特别是资本项目金融开放的需求更为迫切。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证券类机构在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境金融服务、金融监管等方面评价相对偏低,普遍认为市场需求并不是跨境创新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未来最期待证券投资进一步开放,如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等。
在深的银行类受访金融机构则认为市场需求不足是有碍大湾区和深港澳金融开放较为重要的原因,期望跨境融资进一步开放,占比56.5%,高出总体18.4个百分点;而保险类受访金融机构总体对当前跨境金融创新举措的获得感不高,更倾向于加快推进金融开放,期待资本项目开放、支付结算进一步便利化,对放开居民跨境购买投资类保险产品展现出较高的兴趣(占比56%,高于其他类金融机构)。(记者/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