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要闻

广东省体育局: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将推动大湾区实现共通共融共享

发布时间:2021-08-31 09:01:50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彭博  |  责任编辑: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粤港澳联合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这是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广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禹平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粤港澳联合申办全运会经过四年的酝酿最终达成,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粤港澳区域融合,推动大湾区体育事业提升。

联合申办早有酝酿

作为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大赛,前九届全运会由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轮流举办(第七届全运会由北京市承办,四川省和秦皇岛市协办)。

2001年之后,国务院办公厅取消了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的限制,允许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办全运会。

早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之后,广东省便牵头联合香港、澳门共同讨论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的可行性。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明确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无疑给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抓手。

王禹平介绍,2018年,粤港澳三地的体育部门在澳门召开了推动大湾区体育发展的座谈会,会上确定联合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经三地政府研究,认为具备足够条件承办此项大型体育盛事,借此促进三地体育事业的发展,正式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办。

“人生能有几回搏”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香港打球的容国团入选广东省乒乓球队,为新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他“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言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很多广东运动员也通过港澳对外交流的便利优势,提升训练水平,参加国际赛事。

1979年1月,首届省港杯在越秀山体育场进行,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首个地方性“涉外”体育赛事,成为粤港两地在经济、文化、亲情等方面交流的平台,也成为港澳地区与内地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的体育交流更加频繁。自2003年广东省体育局、香港民政事务局和澳门体育局共同签署粤港澳体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以来,三地的体育交流从民间合作上升到由政府体育部门主导的官方正式交流合作。广东省港杯足球赛、粤港杯篮球赛、粤澳杯篮球赛、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赛等品牌赛事不断涌现。目前,粤港澳每年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和交流活动多达40多项,参赛人员超过5万人次。

广东曾成功举办第六届、第九届全运会,2010年亚运会(广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等众多国内外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澳门曾承办2005年的东亚运动会。香港也举办过众多国际单项体育赛事。粤港澳三地办赛经验丰富。

场馆设施方面,广东仅大湾区内的9个城市便有各类大中型场馆124个。香港的启德体育公园正在建设中,投资约300亿港元,预计2023年落成。澳门体育馆、体育中心运动场等体育设施设备也十分齐全。

事实上,港澳与内地省市联合办赛此前已做过一些尝试。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项目便放在香港举办。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上,承办方广东省将散打项目放在香港举行,将武术套路比赛放在澳门举办。

推进大湾区建设

对于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王禹平认为,这有利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的独特作用。

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区域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城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领域合作成效显著。成功申办第十五届全运会,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赛事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共通共融共享,助力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推动粤港澳地区在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深度融合。

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提升。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加大对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的投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深入开展粤港澳地区体育交流互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产业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推动新时代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促进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粤港澳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接下来,三地政府将联合组建大赛组委会。严格遵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严格预算管理,节约办赛成本,严格控制规模和规格,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组织好第十五届全运会。”王禹平说。(记者/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