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便民惠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山构建“市镇村”三级办实事机制,推动民生实事落实落细
智慧平台进社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8元看门诊……截至目前,中山梳理出81项市级重点民生项目和6348项“微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政务便民、妇老幼服务等领域。
今年以来,中山市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实施多项便民惠民的服务举措。当前,中山民生项目总体完成率超过90%,形成了“市—镇街(部门)—社区(村)”三级“办实事”格局,推动民生实事落实落细。
数字赋能▶▷
“智慧社区”让基层服务更贴心
红心智慧社区云平台显示界面“占满”墙壁,“需求定位”在界面地图上跳跃闪动,旁边的菜单栏罗列着社区内居民助医、助洁、助安、助餐等服务事项,分类明确且整齐有序——“哪个地方有什么待办事项”一目了然。这是中山市东区花苑社区的智慧社区APP指挥界面,让社会治理实现智能化。
花苑社区是中山城区的老旧小区,面临“双老”难题:一方面是老旧小区治理问题,所有楼栋基本都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老化失修的状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是居民老龄化问题,社区内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29%,生活不便情况突出,需要服务协助。同时,社区没有统一的物业管理公司,也给管理服务带来一定困难。引进红心智慧社区云平台智慧系统,借力数字化管理解决社区难题成为花苑社区的“解困之举”。
红心智慧社区云平台是一个可以链接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社会治理平台,集智慧调度、督促协调、评价考核功能于一体。依托社区原有基本网格单元构建基层治理“红心综合网格”,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文明城市随手拍”提交相关诉求,平台通过志愿管家(党员楼长)、网格员、街道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工作者五方联动,实现“接诉即办”。平台还开发了“智慧养老”服务板块,为独居长者安装智慧水表,并提供助医、助洁、助安、助餐等服务,组建居民微信群等“零距离”物业服务,以提供精准细化服务。
花苑社区面临的社区管理服务难题,也是中山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缩影。在中山,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老旧社区还有不少,社区建筑和设施老旧、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仅靠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需求难以满足。今年以来,中山市各镇街、各部门围绕重点任务下功夫、求实效,将“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这个背景下,大力引入互联网力量,打造智能社区是切题解困之举。中山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接下来中山将大力推动“互联网+社区”发展,打造“智慧社区”。
在镇街,“智慧社区”行动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比如,中山市东凤镇提出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推动便利店、生鲜超市、早餐店、药店等服务模块进入镇街社区,设置智能快递箱、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便利设施,定期开展应急救援、养老健康等培训以及政务服务进小区等活动,让镇街社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中心城区同等级别的服务。
便民利民▶▷
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
今年8月15日起,古镇镇推出“2.8元门诊”,只收取10元诊疗费用中的个人自费自付部分2.8元。参保人到古镇镇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只需支付2.8元,即可看病取药。
这是中山市破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的一个微观实践。“报销待遇不设费用封顶且不限次数。”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黄国坚医生表示,目前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主要治疗各种常见病、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等。
“在这里看病开药,省钱又省事!”今年80岁的苏汝强经常到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诊开药,药物市场价格为50元左右,一个月需要拿4次药,总共约为200元。而在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次看病拿药只需2.8元,一个月不过10元左右,大大减轻了他的负担。
针对群众“看病难”问题,中山市板芙镇积极探索“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模式,以高血压防治为主要功能版块,向400多名高血压患者免费发放“智能血压计服务包”,在全市率先探索以“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率先推出“互联网+慢病管理”免费送药活动,并提供一整年的免费诊疗服务。
“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创新点在于“实时反馈”及“长期追踪”:患者使用派发的智能血压计测量血压,数据会自动上传至数据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处理后,将结果实时反馈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医生再根据患者的血压开药、提出诊疗建议,并长期追踪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与传统的诊疗模式相比,在这种模式下,患者能够更及时地得到病情反馈,并建立起病情的长期观察机制。同时,患者可以在系统申请免费领药。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健康特派员还将上门免费送药。
今年55岁的彭先生,患有高血压和痛风等慢性疾病,腿脚不便。在申请了“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后,板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从今年3月开始为他提供了送药上门的服务,每月一次,从不间断。
“以前我去医院看病拿药,要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再加上排队看病的时间,来回要花上七八个小时。”彭先生表示,“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大大便利了患者,有效提高了问诊拿药的效率,“现在每天测完血压,就能在线收到结果反馈,平台还有医生指导我用药。”
截至今年年初,接受“互联网+慢病管理”服务的群众已经扩展到2065人,收集的患者血压记录87万多条,特殊危重患者干预79名,累计减少了约200名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通过加大医疗保障力度降低群众看病成本,借力互联网提高诊疗效率,中山市着力推动市民实现“病有所医”。
交通惠民▶▷
镇街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既要聚焦“小民生”项目,也要谋划“大民生”项目。9月30日,广澳高速坦洲段的车辆川流不息。在高速公路上方10多米处,坦洲快线(一期)主线的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坦洲大道互通跨广澳高速主线桥已在这里完成合龙。
当天下午3点,赶在国庆黄金周到来之前,中山市坦洲快线项目(一期)主线正式通车。与此同时,坦洲坦神北路、三乡客运站、城桂路等处上、下的多条匝道也同时开放交通,为这条南北大动脉发挥辐射作用奠定了基础。据悉,坦洲快线(一期)工程,全长27.597公里,起点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经五桂山、三乡、坦洲3个镇街,是中山市重点交通工程,也是中山市“二环十二快”干线公路网中连接“城心”与“南大门”的最重要快速干线通道。
“曾经,开车从金字山隧道到坦洲镇政府,全线要经过32个红绿灯,遇到早晚高峰,车程经常超过一个小时。”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曾伟战介绍,实际上,中山市中心城区距离南部镇街的距离并不算远,只有30多公里,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道路交通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不顺畅、不方便。坦洲快线成为人们迫切盼望的民心路。
中山市谷源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餐饮配送的企业,在三乡、古镇两镇设有分公司。公司总经理汪澜介绍,“以前经城桂路至少半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要10多分钟,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交通提速也让公司食品配送业务迎来新一轮升级。”
此次坦神北路上、下坦洲快线高架桥的匝道通车,成为坦洲快线在坦洲镇境内开通的第一对出入口,坦洲正式被纳入中山“半小时生活圈”。这也让当地企业感受到了可观的物流成本节约。
中山广隆燃具电器有限公司距离坦洲快线(一期)工程的直线距离仅3公里。总经理梁广荣表示,目前公司平均每月有近150条货柜通过广澳高速运往中山港,每条货柜的单次运输费用超过100元。未来运输方案改为坦洲快线后,不仅运输效率大大提升,每年还将节省数十万元运费。
曾伟战表示,近年来,中山市规划建设的“二环十二快”主干线交通网,就是为了打通中山市中心城区与各组团、各镇街之间的快速通道,为中心城区与各组团、镇街之间的交通提速。
“十四五”启幕,随着中山市大交通建设的加速推进,中山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将进一步为深中通道建立更多的交通衔接网络,让市民享受大湾区建设的便利。(记者/何伟楠、雷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