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要闻

“学术期刊创新发展”重点栏目工作坊在深圳举办

发布时间:2021-10-29 15:29:50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陈劲佟、盛孝地  |  责任编辑:

中国网广东10月28日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回信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宣发〔2021〕17号),广东省期刊协会与《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于10月22日下午在深圳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学术期刊创新发展重点栏目工作坊(小型高端研讨会),围绕如何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如何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如何融合创新提升期刊效益等期刊发展问题进行交流,并结合工作实际,交流了办刊经验。《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社长、总编、研究员熊哲文主持会议,广东省委宣传部处长陈建新,广东省期刊协会会长陈湘年,《广东社会科学》编委会副主任、研究员、原总编辑江中孝,《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主编、编审李云,《分析测试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惠勤,《人之初》社长、总编郑子谦,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深圳社会科学》主编杨建,以及深圳市委党校部分老师和《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全体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办好学术期刊的根本保证

陈建新在发言中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动、扶持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他提出,在期刊质量把关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切实把好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在内容把关方面,要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制度,对有杂音或学术不端行为,应严格处理。

陈建新发言 (广东省委宣传部)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李云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意识、努力彰显党校特色和加强融合创新发展这四个方面分享了办刊经验和体会。她认为,党刊首先是要用学术讲政治,要坚持党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在办刊实践中既要坚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还要注重学术规范、学术品位、学术追求、学术价值。其次是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严把政治关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文章的理论创新性和学术严谨性,力求以超前的学术眼光和前瞻意识,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舆论引导和理论支撑。

李云发言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刊编辑部主任

《岭南学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主编、编审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二、彰显期刊特色是办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关键所在

陈湘年指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近两年广东省综合类、娱乐类、时政类等类型的期刊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特别是根据《高教探索》的办刊经验,从多角度分析了如何面对当前期刊出版困境,并提出了广东省期刊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他表示,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回信精神,就要落实如何办好学术期刊。要准确定位,办出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提高期刊的学术理论水平,注意学术期刊的新奇性、实验性、精确性和完美性;编辑要树立精品意识,要有清醒的使命感、深厚的文化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陈湘年发言 (广东省期刊协会会长)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江中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回信以及《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出台都深刻体现出对如何办好学术期刊的重视,这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明确指出要办高品质的学术期刊,目标就是高品质。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必须是高水平的,要有学术原创性、学术规范性和学术影响力。办好高品质的学术期刊,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一是质量;二是特色,比如地方特色。同时,作者队伍建设也很重要,而作者的好文章更重要。

江中孝发言(《广东社会科学》编委会副主任、研究员、原总编辑)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三、加快融合发展是推动期刊发展的重要手段

熊哲文以《转型·开放·融合》为主题作了《特区实践与理论》专题汇报,分别从发展历程、办刊理念、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绩这四部分简要介绍了期刊的情况。他指出,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转型、开放、融合的办刊理念: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从封闭向开放转型、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传统媒体”转型;要加强选题策划,坚持问题为导向,立足本土研究、突出“双区”特色,聚焦学术理论前沿问题,关注中央、省、市中心工作,围绕重大主题打造重点栏目;要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进融合发展。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特区实践与理论》的学术质量、影响力等都得到了提高,社会评价等方面也有重大突破,比如《新华文摘》曾多次转载或论点摘编期刊文章;数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学习强国APP、中国理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转载、摘编;经中国期刊协会评选,本刊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精品期刊”,并在“防疫抗疫主题宣传精品期刊”“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宣传精品期刊”展上展出。

熊哲文发言(《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社长、总编、研究员)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郑子谦表示,期刊发展都会遇到瓶颈期,改革是必然的,在坚守职责使命的同时,必须在方式方法手段上转型、创新。提升期刊的双效益,需要奋力转型、融合创新,重塑期刊影响力。结合多年的办刊经验,她指出,原创是期刊最大的特色;扎实的调研是期刊的基础;提高期刊的专业化,找专业人做专业事;提高期刊服务能力,在政策的引领下做好期刊服务工作。

郑子谦发言 (《人之初》社长、总编)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优化期刊发展环境的必要举措

吴惠勤指出,期刊不是唯指标来办刊,但了解评价指标还是非常重要的,他从学术质量、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三个大方面分享了科技期刊的评价体系。他提出,要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第一要重视选题的方向,第二要组建高水平的编委队伍,第三要提高编辑人员的质量,第四要增强期刊的国际竞争力。

吴惠勤发言 (《分析测试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杨建发言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深圳社会科学》主编)

供图:《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杨建在发言中表示,学术评价中“五唯”评价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有其积极正向的作用,但已不适用于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改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防止过度使用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来评价学术期刊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要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行业标准,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引导规范。他认为,在破“五唯”、立新的标准体系中,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从特色化多元化的发展定位、营造公平化的良好发展环境、拓展开放化的创新发展空间这几方面来看是利好的;但在国际化发展、学术质量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特色化和学术性的平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图/文陈劲佟、盛孝地 通讯员/周修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