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广州1月6日讯 广州市越秀区2021年度民生实事肉菜市场升级改造示范市场出炉,东山肉菜市场、龟岗肉菜市场、共和西肉菜市场和建设新村肉菜市场等4个市场榜上有名。
2021年,广州市越秀区商务局加速了肉菜市场提升步伐,以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初心,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促进的综合作用,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等举措,切实做好肉菜市场改造、肉菜保供应、食品安全保障等民生、民心工程。越秀区全年高质量推动完成4个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完成数量广州市第一。
越秀区现有在营肉菜市场39家,分布在17条街道,经营面积约8万平方米,经营商户约3600多户。市场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经营蔬菜、水果、海鲜、冰鲜、猪牛羊肉、水产、干货、冻肉、三鸟等上千品种。在居民日常生活及春节、中秋等重要节假日保供应中,这些传统肉菜市场作为肉菜保供稳价的压舱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州市越秀区一直将通过肉菜市场“小”平台,发挥保障全区居民肉菜“大”作用作为重要课题来抓。
以改造市场为着力点,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2018年、2021年分别将肉菜市场升级改造列入区十件民生实事,通过创新改造理念、制定肉菜市场改造指引、加强资金配套等措施,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原则推动市场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已分批推动完成珠光肉菜市场等17个肉菜市场的全面升级改造,改造面积约2.7万平方米。区持续推进肉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赢得了市民赞誉,市民对升级改造的满意度96%以上,近三年来“菜篮子”市民满意度调查连续排列广州市前三。以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品质提升为契机,积极探索传统肉菜市场升级改造模式,在东山肉菜市场改造中融入岭南骑楼冷巷文化和彩色膜结构、彩色水磨石、鱼鳞网等现代艺术,将其打造成为新型肉菜市场,既弘扬传统文化、突显城市特色印记,又体现了广府文化的包容与创新,满足市民更深层次对“菜篮子”购买场所的精神需求。
以保障供应为立足点,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安心
制定广州市越秀区全区应对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等情况的供应保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产销对接,鼓励和支持区肉菜市场行业商会深入对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镇宁县、黄果树旅游区)、黔南州(长顺县、罗甸县)、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等地的生产基地,与相关县属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丰富“菜篮子”产品。建立保供稳价监测制度,及时收集、分析重点肉菜市场的16种代表性肉菜产品的价格及供应量等信息;落实肉菜市场每日上报猪肉及其替代品供应情况制度,做好“菜篮子”产品供应预警分析。建立保供稳价监测、联动检查等工作机制,严厉查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不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
以食品安全为关键点,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越秀区始终将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持续开展肉菜市场每日快检工作、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工作、督促市场方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主体责任、推广应用食用农产品溯源体系等措施多措并举,确保肉菜市场食品安全。越秀区大力推动广州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已建成肉菜市场追溯节点16个,菜市场节点覆盖率超40%,追溯体系节点企业日均上报数据达1万条,有效保障了肉类蔬菜“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
下一步,越秀区商务局将以东山肉菜市场等示范市场为标杆,持续推动越秀区肉菜市场设施配套化、服务多元化。鼓励动员全区肉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加强供应链管理,鼓励数字化赋能,推动智慧市场试点建设,不断提高硬件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强化“菜篮子”供应,探索引入特色饮食、艺术创意等新业态元素,促进空间品质与业态双提升,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体验,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陈宁宁 实习/张梓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