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潮涌风劲;凭海临风,湾区观澜,感受速度与激情。
345.90亿元,这是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一天的生产和服务贡献的GDP,约占全国的12%,这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速度。
两年新增7700家高新技术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9年的4.84万家上升至2021年的5.61万家,这是湾区科创蓬勃发展的速度。
广州到香港仅需47分钟,广深港高铁在地图上画下了重要一笔,这是大湾区一体化的融合速度。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年来,这个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春潮涌动、奋楫争先,跑出发展的“加速度”,铺展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经济:桂冠之上珍珠璀璨
1月5日,珠江东岸,那个曾经的世界工厂再次引发全国关注。
在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东莞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8000亿、9000亿三大台阶,预计202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时,东莞也正式跨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3周年之际,东莞成为了全国第15个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广东第4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至此,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了5个万亿GDP俱乐部成员。
翻看“东莞答卷”,亮点满满。
过去5年,东莞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7.5%、66.9%、42.8%、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突破4000亿元、1.5万亿元大关。
过去5年,东莞市场活力有效迸发,净增市场主体63万户,新增A股上市公司28家,引进投资额超30亿元的大项目31个,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1.1万家,实现翻番。
“把创意落地变成模型,在其他地方可能需要一个星期,但在东莞只需要一天。”香港创业青年林先生是一家机器人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来东莞之前,这样的制造速度是我不曾想到过的。”
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重镇,地缘优势明显,且营商成本相比于香港、深圳和广州低,东莞有承接三个一线城市产业转移的基础优势和距离优势。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轮的建设浪潮中,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机遇,东莞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制造中心,进一步强化城市的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功能、扩大开放合作的示范功能和现代优质生活的服务功能,形成与香港、广州、深圳更高水平协同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透过东莞看大湾区,一个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已经基本确立。
数据显示,尽管遭遇疫情的考验,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依然交出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11个城市全年GDP约为12.63万亿元,其中,内地珠三角9个城市GDP总量为100585.72亿元,名义增长了7.9%。这是珠三角9市首次迈上10万亿新台阶。
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有5个万亿GDP城市,其中深圳超过3万亿元,香港、广州超过2万亿元,佛山、东莞突破万亿。
12万亿的成绩单下,是各个城市的发展“你追我赶”。
从工业来看,2021年,深圳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1341.32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是大湾区名副其实的“工业第一大市”。此外,还有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4个万亿工业产值城市,他们一起组成了“五朵金花”,其中,惠州在2021年首度突破万亿。
从消费来看,2021年,广州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2.5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关口,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2.9%。深圳以9500亿元的社零总额紧随其后,珠海、惠州、东莞等市消费增速均超过10%。
从外贸来看,深圳进出口总额超3.5万亿元,东莞超1.5万亿元,广州超万亿元。增速方面,江门、惠州、中山、佛山、珠海等进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速都超过20%。
香港和澳门在2021年也走上了经济复苏的正轨。
在过去的一年中,香港2021年的GDP总量为28616.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3740亿元),同比经济增速达到了6.4%,其中出口额增幅达到了19%,贸易正在全面复苏。
澳门方面,全年完成GDP2394亿澳门元(折合人民币约1929.09亿元),同比增长18%,澳门居民的本地经济活动已基本恢复,私人消费按年上升7.0%,整体服务出口按年上升62.1%;货物出口则上升91.0%。
科创:大国重器赋能科创加速度
一流湾区理应是一流的科创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正是加快集聚的创新力量。
东莞松山湖,风景秀美,这里坐落着我国迄今为止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
从2018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以来,散裂中子源全球注册用户超过3400人,完成课题600多项,科学成果覆盖能源、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交叉和高科技研发领域。
在迄今完成的所有用户课题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用户课题约占1/3,其中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用户大概占总用户的10%。
以与散裂中子源装置为例类似,近年来,一大批“国之重器”正在大湾区扎根,形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这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火车头”。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已初步构建了以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这些便组成了科创的动车组。
此外,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以及先进阿秒激光、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鹏城云脑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正加快规划建设。
广东省提出,将制定实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围绕夯实“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源头节点,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基础研究开放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大国重器”赋能,大湾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则积极将尖端科技实现产业化。
位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鲲云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由深圳本地、香港以及海外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去年6月成功研发出了数据流AI芯片,仅用1/3的计算单元就实现了国际同类产品最高4.12倍的实测性能,在芯片利用率上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得益于深港科创合作区便捷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扶持政策、高科技创新和研发氛围、项目产业化落地快等优势,公司在技术和业务上都取得了成功。”鲲云科技联合创始人蔡权雄表示。
广东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内,云洲智能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无人船艇技术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董事长张云飞是一名“80后”,在内地高校本科毕业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工科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起,他扎根珠海,与港科大的三名博士同学共同创办云洲智能。
张云飞表示,“在珠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支持下,云洲智能成功研发出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无人船艇产品,并参与制定了中国现有全部9项无人船艇行业标准。”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科创的赛道里,粤港澳大湾区按下了“加速键”。
从2019年到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4.84万家上升至5.61万家;截至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拥有超50家“独角兽”企业、1000多个产业孵化与加速器和近15000多家投资机构;从2018年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从2.49万件上升到2.79万件;《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集群100强排名中蝉联第二名。
分城市来看,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当之无愧的科创之城,截至2021年底,深圳是唯一拥有超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大湾区城市,而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超1.2万家,东莞数量位居第三,预计达7387家。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城市仍是深圳,两年间增长了3000家左右;紧随其后的是佛山和东莞,分别增长2266家和1173家。此外,深圳2020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2.02万件,占大湾区内地城市总申请量的七成以上;东莞同年的申请量位居深圳之后,为3787件。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吹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时至今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提升。
“以‘制造基底+创新基因+数字基础’为核心能力的科创生态,是全球其他三大湾区无法比拟的关键优势。”近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并发布了《共享创新——加速迈向全球顶级科创湾区》报告。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大湾区市场化创新特征、数字经济特性、龙头企业所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本底,强化科创资源共创共享,提升湾区科创“向心力”。
“大湾区用结合、融合的方法,使得我们的科技创新能有更大的发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
融合:“硬软”联通破“藩篱”
香港智慧、东莞落地,产品销往全世界……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中,云鲸智能(东莞)有限公司(简称“云鲸智能”)仅仅用了5年时间,便在竞争激烈的扫地机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创业过程中,能得到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先向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学习借鉴,松山湖也为云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扶持,还提供了与时俱进的配套政策、人才住房补贴等,背靠大湾区无可比拟的供应链,才让我们这样的创业者能最大程度上专注产品开发”。谈及创业历程,“90后”的云鲸智能CEO张峻彬如是说。
2019年的“双十一”,云鲸智能在推出了具备“自动回洗拖布”功能的云鲸一代,用创新技术强势打开市场。2021年9月,云鲸智能又推出云鲸二代扫地机器人,在业内率先实现可以自动上下水的拖地机器人。当月,云鲸也以17.13%的成绩,在国内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零售份额占比中,排行第二。
云鲸智能的发展历程正是大湾区“融合”科创链上的一个生动写照。打开大湾区的经济版图在大湾区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总部在广州的小鹏汽车正在肇庆扩建二期项目,其肇庆基地整车设计年产能有望从10万辆提升至20万辆。广佛肇三地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珠江西岸,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日新月异,这里已经成为中山的发展重心,是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的重要载体。依托两大开发区,中山主动争取深圳香港支持,拥抱深港,深度对接珠江东岸。
在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粤港澳三地的产业合作也更加密切。截至2021年12月底,横琴合作区有澳资企业4761户,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助力世界一流湾区建设。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国际上没有先例,融合是大湾区最大的挑战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用“硬联通”与“软联通”的加速建设和衔接,开出一条新路。
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通道等,跨越宽阔的珠江,拉近粤东粤西的差距;已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广深高速公路、广珠城际轨道等,穿过口岸,延伸港澳的发展空间。伴随着各城市间已基本建成的高铁、城际、高快速路、边界道路全覆盖、立体化交通体系,“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的目标逐渐实现,要素高效流动格局基本形成。
体制机制“软联通”方面,GoGBA“湾区经贸通”一站式平台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创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标准互认机制;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印发实施,明确11个领域境外专业人才执业便利具体举措;深圳在香港发行全国首个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50亿元……打破壁垒,差异也能成为红利。随着融合的深入,大湾区各个领域正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努力把制度差异变为改革红利。
大湾区“9+2”个城市握指成拳、加速融合已蔚然成势,想象空间巨大。
产业上,健全的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条是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所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补互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逐渐形式。
城市间,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精准定位,合理分工;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七座重要节点城市错位发展,良性互动。
珠江口江流激荡,伶仃洋风云际会,粤港澳大湾区的速度与激情依然在不断上演。(证券时报网吴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