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 > 要闻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

发布时间:2022-06-24 09:51:16  |  来源:中国网粤港澳大湾区频道  |  作者:陈宁宁  |  责任编辑:

6月1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召开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66场),请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旭、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恩雪、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明、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邹小江、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马从波、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段宇飞出席发布会,介绍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旭:

大家好!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就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要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等原则,统筹推动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5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强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效投资空间还很大,对于论证多年、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抓紧推进,更好地发挥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始终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要求,高度重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结合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了《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思路,系统谋划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和项目布局,提出了广州基础设施近、中、远期发展目标、战略导向和规划建设任务。《规划》主要包含发展基础、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

发展基础部分主要总结“十三五”工作成效,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三五”时期是广州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的重要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要求,广州抓住实施“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努力推动交通枢纽功能全面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大幅改善,安全设施韧性不断加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开启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系列指标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2020年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居全球第一、广州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地铁通车总里程位居全国第三并实现“区区通地铁”、高速公路密度全国领先、全面消除建成区147条黑臭水体、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综合交通布局尚存短板、资源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仍需完善、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有待加强,必须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供给保障,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总体要求部分主要是明确“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巩固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广州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按照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多轮驱动、注重效益的原则,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传统和新型、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布局更加完善,运行效率、整体效益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展望2035年,广州将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高质量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提供重要支撑。

主要任务部分是《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一共提出了四大方面的发展任务。一是建设更强辐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围绕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枢纽目标,加快实施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等重大项目,打造全球领先国际航空枢纽、高水平国际航运枢纽、世界级铁路枢纽、华南公路主枢纽、现代化公交都市,基本实现“123出行交通圈”(即: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1小时直达、与广东省其他城市 2小时通达、与全国主要城市 3小时覆盖),构建“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广州综合立体交通网。二是构建更为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系统提升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统筹地下综合管廊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有力保障生产、生活资源供应。到2025年,将建成5G基站约8万座,电力自给率达到50%以上,供水品质和服务迈入全国前列。三是营造更加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水污染防治,强化垃圾处理,高水平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构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广州。到2025年,全市域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危险废物安全贮存、处置、综合利用率达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四是构筑更具韧性的安全防护设施。巩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应急避护、公共消防设施,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到 2025年,防洪(潮)排涝体系更加完善,消防站辖区消防救援力量全覆盖,市人均应急避护面积达到1.5平方米,市、区、镇街、村(居)室内外应急避护场所覆盖率达100%。

为完成上述规划任务,保障措施部分明确要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狠抓项目落地实施、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健全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同时,按照工作任务清单化项目化的要求,梳理出“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推进的300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估算约20400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约9500亿元,将为《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本《规划》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在规划布局上注重系统谋划、深度融合。《规划》充分衔接国家、省关于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从综合交通、资源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防护四个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布局,既统筹推动交通、能源、水务等传统基础设施,也部署了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同时注重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切实发挥基础设施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二是在规划实施上注重落地生根、形成实效。按照“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建设,重大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的思路,围绕基础设施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筛选出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大的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纳入《规划》全力推进实施。同时,为落实《广州市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领域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规划》提出要综合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特许经营,以及公共交通为导向(TOD)和生态环境为导向(EOD)综合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为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基础设施发展提供宝贵机遇。

各位朋友,推动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先行引领,也是城市高效运作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和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快实施《规划》,更好发挥基础设施稳增长、促投资、优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城市提供坚实支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广州城市基础设施一定会供给更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韧性更强!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马从波:

“十四五”期间,全市消防工作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确保我市火灾形势持续稳定为目标,以推动消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开展“九大任务”(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强化消防安全治理、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强化消防法制监督效能、锻造新时期消防救援队伍、提升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加强消防装备和战勤保障、建立消防文化体系),实施“七大工程”(消防站建设、综合消防训练与战勤保障基地(学校)建设、消防力量建设、消防装备建设、火灾调查实验室建设、“智慧消防”建设、消防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实现全市火灾形势持续稳定、消防治理体系更加牢固、城市火灾风险明显降低、消防基础设施夯实完善、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高“六大目标”,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织密消防执勤站点布局,提升消防应急救援能力。

按照“全市综合统筹、各区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联动”的建设机制,在“十四五”期间推动78个城市消防站和3个综合训练与战勤保障基地(学校)建设,达到十万人口拥有消防救援站不少于1.7个的目标,逐步实现消防救援力量全覆盖。在织密站点布局的同时,结合广州灾害事故特点和“全灾种、大应急”消防职能任务拓展需要,推动航空、海上、水上、轨道等特种专业消防站建设,完善专业功能配套,提升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二是完善公共消防供水设施,加大消防水源管理力度。

完善市政消火栓建设机制,按照“四同步”原则,市政消火栓与新建道路同步可行性研究、同步立项投资、同步施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强化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科技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推广智能消火栓建设,逐步实现消火栓定位、水量水压数据远传、报警、后台监控等功能全覆盖,为灭火救援提供有力支撑。利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多种水源,结合城市各项建设、水系整治设置吸水井、取水码头、蓄水池等消防取水设施,保障城市和森林火灾扑救需要。

三是推动消防安全整治工程,夯实消防安全保障。持续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建立消防车通道联合执法管理机制,开展安全疏散设施、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逐个社区、行政村、住宅区、“城中村”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聚焦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物流仓储等突出风险地区以及乡村火灾防控,升级改造消防设施。推动建设基层消防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成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城市消防大数据库、消防科普体验中心及镇(街)、社区、农村消防微体验点。

记者:

请问目前我市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情况如何?下一步将重点聚焦哪些方面的布局?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林恩雪:

谢谢你的提问。

近年来,广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中央网络强国部署,紧抓国家5G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全力发挥国内三大通信枢纽核心优势,加快5G、千兆光纤等新技术布局,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领先优势。一是双千兆网络建设取得先发优势。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超6.7万座,实现街镇一级的5G网络全覆盖,5G基站建设自2019年起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市共有固定宽带接入端口1352万个,其中光纤端口1301万个,多个宽带建设指标多年蝉联全省第一,2021年底,广州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二是汇聚交换能力国内领先。广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是国内5大顶级节点之一,接入二级节点达34个,接入二级节点的企业超5448家,标识注册量超107亿。中国广电在穗落户700兆 5G核心网华南节点。黄埔区建成省内唯一的IPv4域名根镜像服务器,南沙区部署了华南唯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有力支撑了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目前,广州访问国际互联网的综合性能位居全国最前列,其中时延指标全国第一。三是城市计算水平排名前列。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全国第三,全市在用数据中心70个、设计机架规模约25.7万个,在黄埔、天河、番禺、南沙等区形成集聚。广州人工智能融合赋能中心等新型算力设施相继布局,广州超算中心加速升级,广州城市综合算力排名全国第三。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和基础,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持续打造全国领先的双千兆网络。重点推动市内700兆、900兆 5G基站建设,持续推进高价值、高流量区域的5G网络深度覆盖,率先建成“高低频结合”5G网络。有序推进10G-PON光线路终端设备部署,加快全光接入网向用户端延伸。二是谋划提升枢纽核心功能。加快中国广电700兆5G核心网华南节点、南沙IPv6根服务器等核心交换设施建设,推动广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扩能增效,提升广州顶级节点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州对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的网络辐射能力。三是推动城市算力高质量发展。加快广州人工智能融合赋能中心等高性能算力设施建设,推动广州超算中心升级,强化AI计算等新型算力供给,同步强化数据中心发展引导,有序推进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

李局您好!近年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围绕水污染治理集中发力,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取得了较大改善,许多过去人们“避而远之”的黑臭河涌现在变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带,治水成效得到了市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对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及重点任务是如何谋划的?

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

谢谢您的提问。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治水工作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来转变,努力实现广州市水务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水资源配置要优化。

进一步巩固“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的“四源共济”水源格局,统筹实施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沙段)、北江引水工程、西江引水中途泵站工程等跨市域引调水项目以及牛路水库续建、沙迳水库新建、南大水库扩容以及大封门水库扩容等本地水源项目,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进一步加强我市各供水系统间互联互通,重点推进北部水厂扩容及“西水东调”输水干线建设,实现东部地区少水缺压时可使用西江取水进行补给,提升供水网络整体韧性。到2025年,全市总供水能力达到955万立方米/日以上。

进一步提升供水质量和服务,加快实施老旧及高风险供水公共管网更新,完成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和农村供水设施改造任务,全面整合全市现有供水单位,建立统一的供水服务标准和全流程网办服务平台。到2025年,市政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9%以上。

(二)水安全保障要强化。

进一步强化流域整体洪潮防御能力,统筹实施全市江海堤防巩固提标,南部推进大湾区(广州市)堤防巩固提升及生态海堤建设,北部推进流溪河及两涌一河堤防系统完善工程及潖江蓄滞洪区工程建设,东部推进东江北干流及增江堤防达标加固,中心城区做好城区堤防查缺补漏。

进一步加强片区排水防涝能力,以海绵城市理念为统领推进水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打造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抓紧补齐防涝设施短板,对历史易涝点开展针对性治理,力争尽快清零;新城区强化规划源头管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落实海绵城市要求,科学布置排水调蓄设施,加强竖向设计,刚性管控河湖空间。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以2019年为水平年)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三)水环境治理要深化。

进一步深入推进源头治污攻坚,继续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建设,落实单元内排水设施“四人到位”机制,有序实施排水监管“进小区”。继续攻坚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实现“污水入网、清水入河”。至2025年,全市排水单元达标建设比例达90%以上,443条合流渠箱基本实现常态化开闸。

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按照“集散结合、适度分散”的原则,中心城区谋划新建海珠西部净水厂,外围城区结合人口和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广州南站商务区、知识城创新型中央商务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等重点区域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同步实施污水主干管及配套公共排水管网建设。到2025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65万吨/日,“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水管网2700公里。

进一步加强排水精细化管理,“一厂一策”推进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双提升”,完善厂网河一体化运维机制,深入开展污水厂网联调联控,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到2025年,全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5%以上并稳步提升。

我们将继续深化河湖长制,紧紧围绕水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朝着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的目标踔厉奋进,谢谢大家!

记者:

路通人和百业兴,如今的广州有世界一流的空港、海港、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和公路路网,生活在广州的人们切身感受到便捷交通给出行带来的新变化。请您谈谈“十四五”期间广州在推进交通强市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交通项目值得期待?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邹小江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科学规划、攻城拔寨、精细管理,在强化联通世界、通达全球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硬连通”上持续发力,在加快引领大湾区交通互联互通优化运输服务保障“软实力”上下功夫,为广州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十四五”期间推进更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的情况。

一是高水平推进不同层次轨道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在建的11号线等10条地铁线路,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项目新塘至机场T2段、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等8条城际铁路,广州铁路枢纽新建广州白云站(棠溪站)、广汕铁路、广湛铁路等5个国铁项目,白云(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镇龙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等9个轨道综合枢纽建设。积极推动广州与湾区城市互联互通,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二是高起点推进大湾区高快速路网互联互通。强化珠江口东西两岸衔接,加快莲花山通道、狮子洋通道、深中通道建设,谋划海鸥通道。强化南沙自贸区对中心城区及粤西区域的联系,提升南沙港区辐射能力,加快南中高速、黄埔至南沙东部高速建设。增加广佛骨架型通道容量,推进佛清从高速公路北段、清南高速、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佛山一环南段东延线建设。强化广州与珠江口东部城市衔接,加快增佛高速、惠肇高速(惠城至增城段)建设,谋划广深高速改扩建、增莞番高速。提高北向湘赣出省通道容量,加快广连高速、G4京港澳高速粤境段改扩建、街北高速改扩建工程。

三是高标准推进市域高等级路网结构完善。一是完善市域骨架路网建设。推动车陂路北延线、车陂路过江隧道、火炉山隧道(一期、二期)、城市快捷路(东沙—石岗隧道)、如意坊隧道等项目,在环城高速与内环路之间打造新的快捷环路系统。二是加密城市道路过江通道。加快建设鱼珠隧道、会展西路过江隧道、临江大道—阅江路过江隧道、沙鱼洲隧道、化龙—开发区西区过江通道,助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跨市域的道路互联互通建设。推进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沉香大桥、广佛大桥系统工程、玉兰路—港口路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支撑广佛全域同城化发展。四是加快交通枢纽周边道路建设。重点推进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南段、海珠湾隧道等项目。

四是高品质推进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升级。一是大力推进公共交通均等化。加快推进构建“中心区以地铁为主、公交为辅,外围区以公交地铁接驳组团式出行”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拓展定制公交、便民服务车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二是大力发展智慧交通。逐步推进公交、出租车领域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探索出行服务的新模式,支持南沙、黄埔、花都等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支持头部企业聚集发展,进一步提升广州自动驾驶产业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研究制定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统筹群众出行、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服务管理“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国前列的交通强市!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