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一箭26星”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6月7日中午12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广州南沙组装完成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进行完最后的检查维护工作后,巍峨地屹立在发射架旁,蓄势待发。
“5、4、3、2、1,点火!”12时10分,随着0号指挥员一声令下,顿时浓烟四起,烈焰迸发,该火箭腾空而起,如离线的箭一般在蓝天白云上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渐渐地消失在了苍穹之中,本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一箭26星”也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
发射“一箭26星”,刷新我国一箭多星纪录
力箭一号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135吨,起飞推力200吨,总长30米,芯级直径2.65米,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00公斤。2022年7月27日,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突破了6项重大关键技术和13项国内首次使用的技术,丰富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谱系,为我国运载火箭领域的技术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二次发射,连续成功标志着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技术状态成熟、可靠性不断提升,将加快我国商业运载火箭航班化发射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26星”,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为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添加了新篇章。
“执行此次任务的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是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采用先进的脉动式生产模式,比以往生产时间提升三分之一。目前已形成完备的生产制造服务体系,标志着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规模化运营、系列化发展的新阶段。”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副总师廉洁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走向“芯晨大海”,“广州造”火箭首次亮相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发布以来,南沙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强区”战略,打造了“芯晨大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其中,航空航天产业是南沙“芯晨大海”产业布局中“晨”重要的一环,即以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力争到2025年,形成总规模达2万亿的“芯晨大海”产业集群。
力箭一号发射工位
从2020年9月29日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正式在南沙开工建设,到2023年1月9日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落成投产,再到今天在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天,广州南沙与中科宇航一起跑出航天产业发展“加速度”。
走进如今的南沙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火箭的测试和组装工作都在有序进行,未来这里将实现年产30发火箭,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在南沙汇集,力争打造为中国航天“第三极”、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
为何中科宇航“独爱”广州南沙?力箭一号运载火箭总师助理史晓宁表示,一方面,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另一方面,南沙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集成电路、半导体等方面产业基础优势较强,在这里中科宇航能更好地与优秀企业合作,为商业航天产业在南沙落地生根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制造业立市”广州各层面全力支持
2023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不仅为南沙大力引进以中科宇航为代表的航天产业奠定基础,也为广州坚定不移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前进方向。
为了更好地敢为人先,在全球范围内抢抓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新蓝海”,南沙区特地出台了支持商业航空航天产业的“探天九条”,为广东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中科宇航提供了政策支撑,基本形成“一箭一星一院一基金”的产业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目前,中科宇航已与7家合作伙伴签署了力箭系列运载火箭重大发射项目协议,卫星签约数量200颗,签约金额达16亿。
为了大力构建产业生态,助力商业航天产业腾飞。4月23日,广州产投集团出资5亿元领投中科宇航C轮融资。据广州产投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此次投资将按照支持产业发展的长期思维,发挥耐心资本和股东赋能的作用,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加强股权合作、创新科技服务、加大研究互动、举办产业论坛等方式,力争将广州打造成为商业航天南方重要制造基地。
“中科宇航有信心发挥‘链主”聚合带动效能,携手南沙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广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一支强心剂。”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小伟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董业衡、何钻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董业衡(部分图来自通讯员)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董业衡
视频编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